时间: 2025-05-02 05:2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9:17
仙李明炫夜,夭桃艳当春。
便将花作主,聘与玉为人。
夜晚的仙李花明亮而耀眼,娇嫩的桃花在春天显得格外艳丽。
不如把花儿作为主角,向玉石寻求一个人做伴。
李曾伯,字应期,号无愁,宋代诗人,以清新明丽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情感细腻,富有生活气息。
此诗创作于李曾伯游历湘广之间之际,受到春天万物复苏的影响,情感自然流露。桃李作为春天的象征,传达了他对生命美好的感悟与追求。
这首诗以桃李为主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蕴含了对爱情的思考。开头通过“仙李明炫夜,夭桃艳当春”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夜晚与春天的美景,令人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诗人用色彩鲜明的意象,创造出一种梦幻而又真实的画面。
接下来的“便将花作主,聘与玉为人”则更深入地探讨了爱情的主题。这里的“花”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可以理解为纯真美好的情感。将“花”与“玉”联系在一起,意在表达一种理想中的爱情状态,犹如玉石般珍贵而美丽。这种理想化的表述,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向往。
整体上,这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和爱情的热爱,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诗歌通过描绘桃李的美丽,表达了对春天和爱情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仙李”指的是哪种植物?
A) 桃树
B) 李树
C) 樱花
“夭桃艳当春”中“艳”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凄凉
B) 美丽
C) 伤感
诗人将花与“玉”相提并论,意在表达什么?
A) 生活的平淡
B) 爱情的珍贵
C) 自然的魅力
与李曾伯的这首诗相比,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其主题侧重于离别与感伤,形成鲜明对比。李曾伯的诗歌更为轻快、明亮,表达了对生命与爱情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