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5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8:50
庐存龙去迹成非,草木空山圣得知。
成败论人陈寿史,功名余恨少陵诗。
初心何只三分汉,伟略徒夸十倍丕。
半夜松声卷风雨,犹如抱膝啸吟诗。
龙隐居之处已成非昔日,空山草木似乎都懂得圣人之道。
成败的讨论只在陈寿的史书中,功名的遗恨仍在少陵的诗句里。
初心何止是三分汉的气概,伟大的谋略又怎能夸耀十倍的庞大?
半夜松涛随风雨翻卷,犹如我抱膝独坐吟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曾伯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为抒情,富有哲理,常表现对历史和人物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曾伯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与反思之际,特别是对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感怀,寄托了他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对成败的无奈。
此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深刻而富有层次。开篇以“庐存龙去迹成非”,直接引入了对隐士与历史英雄的追忆,隐士的离去象征着才华的流逝。接着提到“成败论人陈寿史”,让人思考历史的观点,成败在历史长河中是否真的重要,更多的是对人心的评判。诗中提到的“功名余恨少陵诗”,通过对王维诗作的引用,表达了对功名的无奈与遗憾。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初心何只三分汉,伟略徒夸十倍丕”反映了对英雄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强调内心的追求并不仅仅是历史所定义的成就。
最后以“半夜松声卷风雨,犹如抱膝啸吟诗”结尾,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坚定的内心世界,松声与风雨的相互交织,似乎在诉说着诗人不屈的精神与对理想的追求。在艺术表现上,李曾伯的用词简洁而有力,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与思索,表达了对功名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示了诗人孤独而坚定的内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少陵”指的是?
诗的主题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