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5:00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浮名浮利有传讹,薏苡囊疑马伏波。
镜里鬓毛谙世故,笔头诗句答樵歌。
风穿树秃寒林浅,月展江空夜浪多。
脱病欲归归便得,花家鱼港自烟蓑。
浮夸的名声和利益常常有误传,像薏苡一样的药物,令人疑惑马伏波的真实。
镜子里映出鬓发的白霜,深谙世事的我,用笔头的诗句回应樵夫的歌唱。
微风穿过树木稀疏的寒林,明月照耀着江面,夜晚的波浪涌动不息。
想要脱离病痛,归家就能实现,花家和鱼港旁自有烟雾弥漫。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子厚,号关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关注日常生活与自然景观,表现出对世事的透彻理解。
创作背景: 诗作出现在宋代,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交织,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内心感受的反思,表达了对浮华世事的厌倦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漫兴二首》反映了作者对浮华名利的质疑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首联提到“浮名浮利有传讹”,表现出对社会风气的批判,认为这些名利是虚假的,容易被误传。在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清新、宁静生活的渴望。“风穿树秃寒林浅,月展江空夜浪多”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氛围。最后两句则是一种人生哲学的升华,表达了想要回归自然、摆脱世俗纠葛的强烈愿望。全诗层层递进,情感真挚而深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对名利的反思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与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诗中提到的“浮名浮利”指的是什么?
A. 真实的名声
B. 虚假的名声与利益
C. 个人成就
“花家鱼港”象征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归宿与安全
C. 旅行的目的地
诗中的“马伏波”代表什么?
A. 一种药物
B. 英雄豪杰
C. 一个地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