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0:59
亭亭石塔宝公龛,賸喜僧床得对谈。
坎壈词场君亦滞,驱驰世路我何堪。
军书又见纷南北,敌势由来说二三。
淮岸西风晚更急,似传烽火过江南。
亭亭屹立的石塔上,宝公的龛位显得格外清幽,
我喜悦于与僧侣的床榻对坐畅谈。
在坎壈的词场中,你我同样困顿,
在世俗的道路上,我又如何能承受这艰难?
军报又在北南间纷纷传来,
敌情的变化又让我谈论几句。
西风吹拂淮岸,晚霞愈发急促,
仿佛烽火已经传到了江南。
韩元吉,字子真,号逸庵,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常关注社会现实和人事变迁。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战事频繁,诗人通过与僧侣的交流,表达了对当时局势的忧虑以及个人的无奈。
此诗通过描绘石塔和僧侣的对话,营造出一种宁静却又充满忧虑的氛围。开篇的“亭亭石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象征着诗人心中追求的静谧与安宁。而“賸喜僧床得对谈”则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在动荡的时代,心灵的慰藉显得尤为珍贵。
诗中的“坎壈词场君亦滞”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思考,面对外部环境的困扰,无奈与疲惫之情油然而生。随着“军书又见纷南北”的出现,诗人不再局限于个人感受,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大的社会背景,展现出战乱带来的焦虑和不安。
最后两句,“淮岸西风晚更急,似传烽火过江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战争的隐喻,西风的急促仿佛在传递着战火的消息,暗示着未来可能的动荡与不安。
整首诗在宁静与动荡之间游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表达了在动荡社会中人们的无奈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反思。
诗中“坎壈”的意思是:
A. 轻松自在
B. 困难艰辛
C. 快乐幸福
D. 安宁祥和
“淮岸西风晚更急”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宁静
B. 归乡
C. 焦虑
D. 快乐
诗人通过与谁的对话来表现内心的宁静?
A. 战士
B. 僧侣
C. 学者
D. 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