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薤露》

时间: 2025-05-01 01:49:56

诗句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

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

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

虫兽犹知德,何况于士人。

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

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9:56

原文展示:

《薤露》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
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
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
虫兽犹知德,何况于士人。
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
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

白话文翻译:

天地是无穷无尽的,阴阳相互依存。人生活在这个世间,犹如风吹过的尘埃。希望能展现自己的才能,向明君贡献力量。怀着这样的王佐之才,气概豪放却独自不同凡响。鳞鳍的尊神龙,奔跑的麒麟都是尊贵的象征。连虫鸟兽都懂得道德,那么何况是读书人呢?孔氏删减诗书,王业已经分崩离析。我愿意驰骋在这寸笔之上,流露出我的才华与芬芳。

注释:

  • 无穷极:没有尽头,极限。
  • 阴阳:指宇宙的两种基本力量,互相依存、转化。
  • 愿得展功勤:希望能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勤奋。
  • 王佐才:指能够辅佐君主的才华。
  • 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龙和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权力和尊贵。
  • 孔氏删诗书:指孔子的家族对古代文献的整理和删减。
  • 骋我径寸翰:用我短小的笔墨,展示我的才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魏国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才华横溢,尤其擅长五言、七言诗。其作品风格多变,常表达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薤露》是曹植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自身才能的渴望。在那个时代,士人普遍面临着政治上的困境与理想的失落,曹植通过诗歌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挣扎与不甘。

诗歌鉴赏:

《薤露》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诗作,反映了曹植内心深处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思考。诗的开头以“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引入,展现出宇宙的广袤无垠与人类的渺小,营造出一种哲学的深邃感。接着,诗人以“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形象地描绘了人的生命短暂与无常,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在中间部分,曹植表达了自己希望能为明君效力的愿望,展现了他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同时,诗中提到的神龙与麒麟,象征着他心中理想的权力与地位,这也体现了他对自身才能的自信与渴望。最后,诗人以“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结束,强调了自己希望通过写作来展示才华的愿望,展现出他作为文人的理想与抱负。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曹植的才华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表达了宇宙的无穷与阴阳的相互联系,暗示了自然法则的深奥。
  2. 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比喻人生命的短暂与脆弱,生存的渺小。
  3. 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希望能为明君贡献力量。
  4. 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自信于自己的才能与气概,强调了与众不同。
  5. 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通过神兽的意象,表现对权力的向往与追求。
  6. 虫兽犹知德,何况于士人:反问句,强调了士人应有的道德意识。
  7. 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提及历史,反映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思考。
  8. 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表达了通过写作展现自我的渴望与信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将人生的短暂比作浮尘。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使用“愿得”、“怀此”等,强调诗人内心的渴望与理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进行,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能的自信与对明君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时代的无奈与哀叹,展现了士人的精神追求与道德担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地:象征宇宙的广阔与生命的渺小。
  • 阴阳:自然法则,代表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 龙、麒麟:象征尊贵与权力,体现理想的追求。
  • 虫兽:代表自然界的道德标准,暗示人应有的德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薤露》的作者是谁? A. 曹操
    B. 曹植
    C. 王羲之
    D.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鳞介尊神龙”象征什么?
    A. 平民百姓
    B. 理想的权力与地位
    C. 自然界的生物
    D. 历史的传承

  3. “虫兽犹知德,何况于士人”表达了什么观点?
    A. 士人应当更懂得道德
    B. 动物与人类相似
    C. 士人的道德标准较低
    D. 道德无关紧要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女》——《诗经》
  • 《春望》——杜甫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女》与《薤露》:两首诗均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静女》反映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感慨,而《薤露》则更多聚焦于政治理想与自我价值的追求。
  • 《春望》与《薤露》:杜甫在《春望》中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曹植对政治理想的追求相呼应,均体现了士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魏晋诗词选》
  • 《曹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夏日过庄严寺僧索诗为留三绝 诗扇 南定楼 荆州即事 荆州即事 荷池 酆都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致志 无所不包 扇烈 包含结的词语有哪些 雀小脏全 标枪旁牌 口字旁的字 包含苦的成语 见事生风 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戈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率皆 虚词诡说 发明耳目 乛字旁的字 先忧后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