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3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35:42
送惠州监押
一声鸣一作鸿雁破江云,
万叶梧桐卷露银。
我自飘零是羁旅,
更堪秋晚送行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声鸿雁鸣叫,划破了江边的云雾,万叶梧桐在秋露的映衬下显得银光闪烁。我虽然漂泊不定,身为羁旅之人,但在这秋天的傍晚,我更感到送别行人的惆怅。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自然、真挚著称,代表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被贬惠州期间,诗中表现了他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反映了他在逆境中仍保持的乐观态度和人文关怀。
《送惠州监押》是一首蕴含深情的送别诗,展现了苏轼在秋晚送别友人的情景。诗的开头“一声鸣一作鸿雁破江云”,用鸿雁的鸣叫声引入,瞬间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鸿雁象征着离别,给人以孤独、惆怅的感觉。接着“万叶梧桐卷露银”,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梧桐树的叶子在露水的映衬下闪烁着银光,既是对景物的描绘,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苏轼以“我自飘零是羁旅”表达了自己的漂泊状态,流露出诗人对于身世的感慨和对故土的思念。结尾的“更堪秋晚送行人”则更突显了送别的情感,秋天的傍晚更增添了离别的惆怅,展现出诗人深厚的友情和人文情怀。整首诗情景交融,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秋日送别图,既有对自然的描写,也有对人情的细腻抒发,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晚的自然景象与送别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仍保持的乐观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鸿雁”象征什么?
A. 归乡
B. 友谊
C. 离别
“万叶梧桐卷露银”中的“卷露银”形容的是?
A. 月光
B. 露珠
C. 叶子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离别的惆怅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