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惠州监押》

时间: 2025-04-25 05:35:42

诗句

一声鸣?一作鸿?雁破江云,万叶梧桐卷露银。

我自飘零是羁旅,更堪秋晚送行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35:42

原文展示:

送惠州监押
一声鸣一作鸿雁破江云,
万叶梧桐卷露银。
我自飘零是羁旅,
更堪秋晚送行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声鸿雁鸣叫,划破了江边的云雾,万叶梧桐在秋露的映衬下显得银光闪烁。我虽然漂泊不定,身为羁旅之人,但在这秋天的傍晚,我更感到送别行人的惆怅。

注释:

  • 鸿雁:指一种鸟,常用作离别的象征。
  • 破江云:形容声音传到江面上,打破了云雾的宁静。
  • 万叶梧桐:形容秋天的梧桐树叶纷纷飘落,象征凋零。
  • 羁旅:意为漂泊在外,未能归家的客人。
  • 秋晚:秋天的傍晚,通常给人以孤独和感伤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自然、真挚著称,代表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被贬惠州期间,诗中表现了他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反映了他在逆境中仍保持的乐观态度和人文关怀。

诗歌鉴赏:

《送惠州监押》是一首蕴含深情的送别诗,展现了苏轼在秋晚送别友人的情景。诗的开头“一声鸣一作鸿雁破江云”,用鸿雁的鸣叫声引入,瞬间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鸿雁象征着离别,给人以孤独、惆怅的感觉。接着“万叶梧桐卷露银”,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梧桐树的叶子在露水的映衬下闪烁着银光,既是对景物的描绘,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苏轼以“我自飘零是羁旅”表达了自己的漂泊状态,流露出诗人对于身世的感慨和对故土的思念。结尾的“更堪秋晚送行人”则更突显了送别的情感,秋天的傍晚更增添了离别的惆怅,展现出诗人深厚的友情和人文情怀。整首诗情景交融,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秋日送别图,既有对自然的描写,也有对人情的细腻抒发,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声鸣一作鸿雁破江云:声音的传出如同鸿雁飞过,打破了江边的宁静,暗示离别的情绪。
  • 万叶梧桐卷露银:梧桐树的叶子在露水的光辉下闪烁,象征着秋天的萧瑟和生命的短暂。
  • 我自飘零是羁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感慨,身为羁旅之人,内心的孤独感愈发明显。
  • 更堪秋晚送行人:在这个秋天的傍晚,送别友人使得离别的情感愈加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鸿雁的鸣叫比作送别,增强情感的感染力。
  • 拟人:梧桐树的叶子仿佛在卷动,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晚的自然景象与送别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仍保持的乐观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鸿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 梧桐:代表秋天的凋零与生命的无常。
  • 秋晚:暗示孤独与惆怅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鸿雁”象征什么? A. 归乡
    B. 友谊
    C. 离别

  2. “万叶梧桐卷露银”中的“卷露银”形容的是? A. 月光
    B. 露珠
    C. 叶子

  3.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离别的惆怅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送惠州监押》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涉及送别主题,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后者则表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象与豪情。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相关查询

耄志十首 二月初七日寿溪十绝 左目痛六言九首 杂咏一百首·曾子 送雷司法于发秤提结局一首 怀曾景建二首 挽聂孺人 和张文学投赠 七十四吟十首 其八 题林户曹寒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齒字旁的字 剖玄析微 反文旁的字 弄影团风 争立 不遗毫发 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教场 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白字旁的字 好为人师 低头耷脑 辵字旁的字 洁己从公 季冬 没世不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