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3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30:11
戏作贾梁道诗
嵇绍似康为有子,
希超叛鉴是无孙。
如今更恨贾梁道,
不杀公闾杀子元。
这首诗的意思是:嵇绍(指嵇康的儿子)似乎像他的父亲一样有儿子,而希超(指希夷的后代)却因叛逆而没有孙子。如今我更恨贾梁道(指贾、梁两家),不杀公闾(指公子元的父亲),却反而杀了子元(公子的儿子)。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以才华横溢和个性鲜明著称,作品多涉及生活、自然和社会,风格豪放而多变。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权力、家族和历史责任的思考。苏轼通过对家族传承的探讨,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判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戏作贾梁道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历史与家族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中用嵇绍和康的关系,生动地描绘了家族传承的重要性,反映了对后代的不安与期望。诗人通过希超的叛逆,表现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对忠诚的渴望。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对贾梁道的指责,揭示出对权力斗争和家族悲剧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家庭命运的惋惜,展示了苏轼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嵇绍似康为有子:
希超叛鉴是无孙:
如今更恨贾梁道:
不杀公闾杀子元:
整首诗探讨了家族传承、历史责任和社会正义,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现实不公的强烈反感,体现了苏轼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嵇绍与康的关系是什么?
A. 父子
B. 兄弟
C. 朋友
诗中提到的“贾梁道”指代的是?
A. 一条道路
B. 两个家族
C. 一位皇帝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愤怒
C. 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