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调笑令 其五 刘丽华》

时间: 2025-05-02 06:50:19

诗句

通波亭畔风日清,会稽王子愁经行。

中流佚女遘烟舫,波光脸态交盈盈。

风吹裙带红丝缠,箜篌歇拍声声颤。

西轩夜静月又低,春条为尔歌宛转。

宛转。

羞相见。

月白风清人婉娈。

洛灵罗袜来波面。

良夜随郎游衍。

小婢箜篌歌又颤。

徙倚春流都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50:19

原文展示

调笑令 其五 刘丽华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通波亭畔风日清,会稽王子愁经行。
中流佚女遘烟舫,波光脸态交盈盈。
风吹裙带红丝缠,箜篌歇拍声声颤。
西轩夜静月又低,春条为尔歌宛转。
宛转。羞相见。月白风清人婉娈。
洛灵罗袜来波面。良夜随郎游衍。
小婢箜篌歌又颤。徙倚春流都遍。

白话文翻译

在通波亭的岸边,阳光明媚,微风轻拂,恰似会稽王子在愁苦中经过。
在河中央,偶然遇见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乘着烟雾缭绕的船,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她的脸庞显得更加娇媚。
微风吹动着她的裙带,红丝缠绕,宛如轻盈的舞动,
箜篌的乐声轻轻停止,回荡在空气中,令人心颤。
夜深了,月光渐低,春枝轻摇,我为你唱着婉转的歌。
这婉转的歌声羞于相见,月色明亮,风清人柔。
洛灵神女的罗袜轻轻踏过波面,良夜与君共游,
小婢的箜篌声再次轻颤,依靠在春流之上,回荡着乐音。

注释

  • 通波亭:指一处景致优美的亭子,位于水边,适合游赏。
  • 会稽王子: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位名王,象征忧愁与思念。
  • 佚女:指美丽的女子,常用于形容女子的娇美与优雅。
  • 箜篌:一种古代弦乐器,音色清丽动人。
  • 羞相见:表示因情感羞怯而不愿见面。
  • 洛灵:可能指神话中的美女,象征美丽与灵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60-1730),字子云,号青山,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风格清丽,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常在水边游玩,感受到春日的气息与人间的柔情,因而创作出这首表达爱情与自然交融的词作。

诗歌鉴赏

《调笑令 其五 刘丽华》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和年轻人情感的词作。诗中描绘了通波亭畔的清新景色,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开篇的“通波亭畔风日清”,立即营造出一幅美丽的春日画面,紧接着引入会稽王子的忧愁,形成了自然景色与人情感的对比。

在写到“中流佚女遘烟舫”时,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物结合,描绘出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诗中提到的“波光脸态交盈盈”,不仅表现了女子的美丽,也通过波光的映衬传达出一种柔和而动人的气氛。

随着词句的推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风、月光与女子的情感紧密相连,形成了“风吹裙带红丝缠”的动感画面,传递了青春的活力与情感的复杂。结尾部分的“月白风清人婉娈”更是将夜色、情感和人的柔美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含蓄而深邃的情感。

整首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渴望,展现了清代词人敏感而细腻的情感世界,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通波亭畔风日清:描写清晨的美好,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会稽王子愁经行:暗示人事的愁苦,在美景中引入情感的对比。
  3. 中流佚女遘烟舫:引入美丽女子,增加画面的动感与生机。
  4. 波光脸态交盈盈:波光与女子的美丽交相辉映,形成和谐美感。
  5. 风吹裙带红丝缠:描绘女子轻盈的裙带,象征青春的活力。
  6. 箜篌歇拍声声颤:音乐的停顿,暗示情感的起伏。
  7. 西轩夜静月又低:夜幕降临,带来一种宁静的氛围。
  8. 春条为尔歌宛转:春天的枝条为你歌唱,表达爱意。
  9. 宛转。羞相见。:情感的羞怯,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10. 月白风清人婉娈:月光清澈,人们如同春风般柔美。
  11. 洛灵罗袜来波面:引入神话人物,象征美好与灵动。
  12. 良夜随郎游衍:良夜之下,与爱人共度时光。
  13. 小婢箜篌歌又颤:小婢的歌声再次响起,增添了画面的动感。
  14. 徙倚春流都遍:依靠在春流之中,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春风、月光与情感结合,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如“月白风清人婉娈”,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春日的美丽与青春的情感,通过自然景物与人之间的互动,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珍视,展现了清代词人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通波亭:象征宁静与美好,代表诗人心中的理想境地。
  • 春条:象征青春与生命的活力,传达出情感的蓬勃。
  • 箜篌:音乐意象,象征情感的细腻与深邃。
  • 月白风清:象征纯净的爱情与宁静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通波亭”主要象征什么?

    • A. 忧愁
    • B. 宁静美好
    • C. 纷争
    • D. 追忆
  2. 填空题:诗人通过“风吹裙带红丝缠”表现了_____的情感。

  3. 判断题:诗中没有提到音乐元素。(对/错)

答案

  1. B. 宁静美好
  2. 青春活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词句,常描绘春日情景,表达细腻的感情。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青春的惆怅与美好。

诗词对比

  • 陈维崧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均细腻,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偏向于个人的孤独与思念,而陈维崧则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词学通论》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奉使留金臣悟室求诗口占漫答 发池潭至卢沟河 都亭驿诗 次种野花韵诗 次赵民瞻韵 次韵朱少章潭雷锋马上口占 次韵朱少章潭雷锋马上口占 次韵重九登慈恩雁塔帅漕见邀 次韵宇文赠赵宿州 次韵宇文白云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絺纻 齿字旁的字 包含间的成语 口呆目钝 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稔恶盈贯 疼心泣血 齿甘乘肥 木字旁的字 愤世嫉邪 远观 事假 又字旁的字 一差两讹 包含去的词语有哪些 视险如夷 旡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