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后汉门。明帝》

时间: 2025-05-04 07:45:52

诗句

朝臣咸佞孰知非,张佚公忠语独奇。

博士一言除太傅,谥为明帝信其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5:52

原文展示:

朝臣咸佞孰知非,
张佚公忠语独奇。
博士一言除太傅,
谥为明帝信其宜。

白话文翻译:

朝廷的臣子们都善于迎合,有谁能分辨是非?张佚公的忠言与众不同。博士的一句话就让太傅下台,称其为明帝的谥号,认为这样的称呼很合适。

注释:

  • 咸佞:都善于迎合,阿谀奉承的意思。
  • 孰知非:谁能够分辨是非。
  • 张佚:指张佚,历史上有名的忠臣。
  • 公忠:忠诚的意思。
  • 博士:古代对有学问者的称谓,通常指官职。
  • 太傅:古代最高的教育官职。
  • :对死者的评价或封号。
  • 明帝:指的是光明的皇帝,通常是对德行的赞美。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张佚”可能指历史上的张公,是以忠诚闻名的人物。谥号制度在中国古代广泛应用,用以评价人的一生,给后世以教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昙,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反映现实生活与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后汉时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以及忠臣的孤立无援,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时事的深刻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朝廷臣子的描写,揭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与腐败。诗人用“咸佞”来形容朝臣的迎合与阿谀,表现出对这一现象的深刻不满。接着,诗中提到的张佚公忠诚、语独奇,形成了鲜明对比,突显出忠臣在朝中孤独的处境。最后,博士的一句提议便使得太傅下台,而他被誉为“明帝”,诗人的用意在于揭示忠诚与智慧在黑暗政治中所能产生的微弱光辉。整首诗不仅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也引发了对忠诚与权力关系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臣咸佞孰知非:朝廷的臣子们都在迎合,谁来分辨是非?
  2. 张佚公忠语独奇:唯有张佚的忠言与众不同。
  3. 博士一言除太傅:一个博士的一句话就能使太傅下台。
  4. 谥为明帝信其宜:他因此被称为“明帝”,这个称号非常合适。

修辞手法:

  • 对比:忠与奸、明与昧之间的对比。
  • 反问:通过提问增强了无奈和讽刺的语气。
  • 排比:用一系列短句的排列加重了语气,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朝廷腐败的批判与对忠臣的赞美,传达了在黑暗政治中,忠诚与智慧的可贵。

意象分析:

  • 朝臣:象征着政坛的腐败与阿谀奉承的风气。
  • 张佚:代表忠诚与智慧的象征。
  • 博士:象征知识与权力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张佚”是指: A. 一个朝臣
    B. 一位忠臣
    C. 一位博士

  2. “朝臣咸佞”中的“佞”意为: A. 忠诚
    B. 阿谀奉承
    C. 聪明

  3. 诗中提到的“博士”是指: A. 对学问有研究的人
    B. 一种官职
    C.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中杜甫描绘了国家破碎与个人悲痛,与此诗中对忠臣的歌颂和对腐败的控诉形成对比,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诗人对政治的不同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聚景园口号二首 其二 僧房夜坐 题二小姬扇二首 其二 重阳述怀 赠番昜程克己 重五日怀旧 赠丁子植抚干 春霁 重游无量院 自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蚁斗蜗争 刀字旁的字 寒埆 暮开头的成语 四点底的字 以华制华 镸字旁的字 嘟囔 谈兵 逋逃之薮 既成事实 千刀万剁 毛字旁的字 悠悠扬扬 八蜡 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