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2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6:39
春秋战国门。华元
未知军法忌偏颇,徒解于思腹漫皤。
昔日羊斟曾不预,今朝为政事如何。
在春秋战国的历史门槛上,
我对军法的使用并不偏颇,
但我徒然思索,心中却是茫然无措。
昔日的羊斟(指羊斟子)并未预见,
而今的政治事务又该如何应对呢?
作者介绍:周昙,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国家纷争不断、政治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历史的回顾,反思当下的政治局势。
这首诗以春秋战国作为历史背景,诗人以“军法忌偏颇”开篇,表达了对军事与政治法则的思考,显示出对历史的深沉敬畏。诗句中“徒解于思腹漫皤”,展现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迷惘。历史上羊斟的不预见,暗示了时局的复杂与难以把握,让人感受到历史的重负与责任。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过往的追忆,又对未来的深思,兼具历史感与哲理性,表现出诗人对权力与责任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整首诗运用了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与思考深度。
主题思想: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政治责任的思考与困惑。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A. 孔子
B. 羊斟
C. 李白
D. 杜甫
诗人对军法的态度是?
A. 忽视
B. 偏颇
C. 不偏不倚
D. 反对
诗歌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A. 自然
B. 爱情
C. 政治
D. 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周昙的诗更具哲理性,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首诗都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但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