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5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57:09
废村多年树,生在古社隈。
为作妖狐窟,心空身未摧。
妖狐变美女,社树成楼台。
黄昏行人过,见者心裴回。
饥雕竟不捉,老犬反为媒。
岁媚少年客,十去九不回。
昨夜云雨合,烈风驱迅雷。
风拔树根出,雷劈社坛开。
飞电化为火,妖狐烧作灰。
天明至其所,清旷无氛埃。
旧地葺村落,新田辟荒莱。
始知天降火,不必常为灾。
勿谓神默默,勿谓天恢恢。
勿喜犬不捕,勿夸雕不猜。
寄言狐媚者,天火有时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曾经繁华的村庄,如今却废弃多年,只有几棵树生长在古老的社庙旁。那些树木成了妖狐的窟宅,妖狐则化作美丽的女子,吸引过路的行人。人们在黄昏时分经过,却心生怜惜。饥饿的雕鸟反而没有捉住猎物,老犬却成了媒介。年轻的客人往往十个中有九个不再回头。昨夜的云雨交融,狂风和雷电交加,风竟将树根拔起,雷电劈开了社坛。飞电化作烈火,妖狐化为灰烬。清晨到达那里,四周一片清明,没有了烟雾。旧址上重新修建了村落,新田也开辟了荒地。才明白天降的火焰,未必总是灾难。不要以为神明无所作为,也不要以为天道宽广。不要高兴于犬没有捕捉猎物,也不要夸耀雕鸟没有猜测。告诫那些狐媚之人,天火有时会降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作通俗易懂,内容深刻而受到广泛欢迎。白居易的作品多关注民生,反映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和答诗十首》是白居易与友人之间的诗歌交流,其中涉及对古老传统的思考及对人性、命运的探讨。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废弃村庄的景象,通过妖狐的变化反映出人性中潜藏的欲望和灾难。
这首诗以废村和古社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图景。诗中的妖狐象征着人性的欲望与诱惑,而黄昏时分行人的经过则暗示着人生的选择与抉择。诗人通过对比展示了自然力量的巨大与人类的渺小,尤其是雷电与火焰的结合,给人以震撼。同时,诗中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思考,强调了天命与自我的复杂关系。
诗的最后几句则是对那些追求虚幻与迷惑的人的警示,提醒人们即使在表面平静的生活中,潜在的风险与危机仍然存在。通过这种方式,白居易不仅传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也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妖狐的故事揭示了欲望与人性的复杂关系,强调了自然力量与人类命运的交织,同时警示人们不要被表象迷惑,理解生活中的真谛。
诗中提到的“妖狐”象征是什么意思?
A. 传统文化
B. 欲望与诱惑
C. 自然力量
D. 和平与安宁
诗中“十去九不回”指的是?
A. 大雨过后
B. 人生的选择与无常
C. 自然的变化
D. 村落的重建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传统文化的优越性
B. 人类对自然的征服
C. 欲望的代价与自然的警示
D. 年轻人的追求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