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3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2:26
正抽碧线绣红罗,忽听黄莺敛翠蛾。
秋思冬愁春恨望,大都不得意时多。
我正在用碧色的线绣着红色的绸缎,忽然听到黄莺在低头收拢它那翠绿色的眉毛。
秋天的思念、冬天的愁苦、春天的怨恨与期望,大多是在不得志的时刻增多。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黄莺”作为春天的象征,常常与离愁别绪相联系。古代诗人常用鸟类来表达情感,黄莺的歌声通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作品多涉及民生疾苦、个人情感等,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
该诗创作于白居易的中年时期,正值个人和社会动荡之际。诗中表达了对情绪波动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生活中的失意与思考。
这首诗的开头通过“正抽碧线绣红罗”描绘了一幅细腻的工艺画面,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然而,紧接着的“忽听黄莺敛翠蛾”则打破了这种宁静,暗示着内心的烦恼与不安。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视听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接下来的“秋思冬愁春恨望”则是对自己情感的总结。四个季节的变化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尤其强调了在不得志时,愁苦与思念愈发加重。这种情感的普遍性,使得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既有细腻的描绘,又有深刻的情感分析,反映出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情感的敏锐捕捉。
全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情感波动的深刻体会。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被外界的声音打扰,反映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通过描绘不同季节的情感,展现了生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诗中“正抽碧线绣红罗”描绘了什么场景?
a. 自然景色
b. 诗人专注刺绣
c. 黄莺低鸣
“秋思冬愁春恨望”中的“春恨”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过去的追忆
c. 对爱情的失落
诗中提到的“黄莺”象征什么?
a. 忧伤
b. 生机与希望
c. 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