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8:43
早辞天子诏,晚挂大夫车。
文雅三朝旧,风流二祖余。
眼前甲乙石,胸次丙丁书。
自古谁无死,前休得似渠。
早晨我告辞于皇帝的诏令,晚上却挂上了大夫的车辕。
文雅的风度是三朝的遗留,风流的气度是二祖的余荫。
眼前的甲乙石,胸中怀有丙丁书。
自古以来,谁能逃避死亡,不要再像他那样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宗道,号宁斋,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展示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认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杨修撰挽诗》是为杨修所作,杨修是汉末著名的文人和政治家,以聪明才智和风流倜傥著称。他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诗作旨在表达对他的悼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在情感上深刻而直白,表现了对杨修的惋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早辞天子诏,晚挂大夫车”对比鲜明,前后两者形成强烈的反差,意在揭示杨修一生的起伏与无奈。文中提到的“三朝”和“二祖”,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化修养,也借此将杨修与历史上的风流人物相提并论,彰显了其独特的风采。
“眼前甲乙石,胸次丙丁书”则通过对比日常物品与内心书卷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体现出一种对于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追求。最后“自古谁无死,前休得似渠”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面对死亡,人人都无法逃避,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既有对逝者的怀念,也引发对生命的深思,是一首很有哲理性的挽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杨修的悼念,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死亡的不可避免,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逝去风华的惋惜。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富有文化内涵,也通过对比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测试:
《杨修撰挽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三朝”指的是?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修撰挽诗》与杜甫的《登高》都涉及到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生命的无常感慨,但魏了翁的作品更侧重于对个体的缅怀,而杜甫则是对普遍人性的探讨,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