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昨有祷于社稷及境内山川是夕枕上闻雨》

时间: 2025-05-02 01:27:33

诗句

郊宫方社诗攸重,川泽山林礼所崇。

古祀不修牲币废,梵鐃声里纸钱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7:33

原文展示

郊宫方社诗攸重,
川泽山林礼所崇。
古祀不修牲币废,
梵鐃声里纸钱风。

白话文翻译

在郊外的宫殿中,社祭的诗歌非常重要,
川流和山林是礼仪所崇尚的对象。
古老的祭祀不再修缮,牲畜和祭品被废弃,
在梵音的响声中,纸钱在风中飘扬。

注释

  • 郊宫:指郊外的祭祀场所。
  • :社坛,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地方。
  • 古祀:古代的祭祀。
  • 牲币:祭祀时用的牲畜和货币。
  • 梵鐃:指佛教的法器,发出梵音的乐器。
  • 纸钱:祭祀时焚烧的纸制钱币,用于供养阴间的亲人。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社”与“祀”是古代农业社会中祭祀土地与祖先的重要活动。社祭是对土地神的敬奉,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与祖先的感恩与尊重。而“梵鐃声”则引入了佛教文化,表明时代的变迁和信仰的多样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景山,号华阳,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学者,生于文人荫庇的环境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关注社会和人文现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和信仰的变迁使得许多传统祭祀活动受到冷落。诗人在梦中听见雨声,可能是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触发了对传统文化与礼仪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体现了对古代祭祀文化的深刻反思和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感慨。首联通过“郊宫方社”强调了社祭的重要性,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而“川泽山林礼所崇”则将人、自然与礼仪相结合,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接下来的两句则揭示了祭祀活动的衰落,表现出一种对传统的失落感与无奈。最后一句的“纸钱风”不仅描绘了祭祀时的情景,更是对过往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传统文化的眷恋。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以及对失去的祭祀礼仪的思考,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郊宫方社诗攸重:在郊外的祭坛,社祭的诗歌显得尤为重要。
  2. 川泽山林礼所崇:川流和山林是礼仪所崇尚的对象,揭示自然在传统祭祀中的地位。
  3. 古祀不修牲币废:古老的祭祀活动因无人修缮而逐渐衰落,牲畜和祭品被废弃。
  4. 梵鐃声里纸钱风:在梵音的响声中,纸钱随风飘扬,描绘了祭祀时的情景,也暗示了对传统的追忆。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前两句强调社祭文化的重要性与自然的崇高,而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展示了传统的衰落。运用“纸钱”这一意象,象征着对已逝文化的怀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忧虑和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思考,体现了对古代祭祀文化的怀念与对失落礼仪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土地和自然的崇拜。
  2. 川泽山林:代表自然的伟大与人文的结合。
  3. 纸钱:象征着对逝去的祭祀文化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社”主要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祭祀的地方
    C. 一种植物
    D. 一种饮食

  2. “梵鐃声里纸钱风”中,纸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财富
    B. 传统文化的消逝
    C. 自然的力量
    D. 社会的繁荣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祭侄文稿》:王羲之的作品,体现对亡者的怀念与祭祀文化。
  • 《登高》:杜甫的诗作,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社会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魏了翁的《昨有祷于社稷及境内山川是夕枕上闻雨》和杜甫的《登高》均表达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但魏的诗更注重于传统文化的失落,而杜甫则更关注个人与社会的命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魏了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明日维扬舟中作 闰月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其十三 闰月 代崔家送客 休洗红 猛虎行 听颖师琴歌 相和歌辞。上云乐 神弦 河阳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麻股 力字旁的字 有色有声 联合国秘书处 包含碰的成语 敝帚自享 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第恐 与世沉浮 称名道姓 贝字旁的字 君前臣名 着火点 柳开头的成语 肀字旁的字 包含宝的成语 三番两次 頁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