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8:02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庭树忽已暗,
故人那不来。
只因厌烦暑,
永日坐霜台。
官荣多所系,
闲居亦愆期。
高阁犹相望,
青山欲暮时。
庭院中的树木突然变得昏暗,
老朋友怎么还不来呢?
只因为厌倦了酷暑,
我整日坐在凉爽的台子上。
官职荣华多与我有关,
闲居时光也常常迟滞。
高阁仍然可见,
青山在傍晚时分愈显黯淡。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高阁”与“青山”可以看作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象征着理想与人生的追求。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浩然。生于名门世家,早年读书用功,后来官至监察御史,因性情温和而受到同僚器重。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思念。
本诗写于夏季,诗人因友人未至而生出怅惘之情,反映出他对友谊的期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官场与闲居生活之间的矛盾心理。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和内心的失落。开篇“庭树忽已暗”,通过环境的变化引入情感,暗示时光的流逝。接着“故人那不来”,直白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情感真挚且直白。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外在环境相结合,展示了因酷暑而感到厌倦的同时,表达了对高阁与青山的向往。整首诗以清晰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相结合,既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也反映了对美好友谊的渴望。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谊的渴望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故人”指的是谁?
诗人为什么整日坐在霜台上?
“高阁犹相望”中的“高阁”象征什么?
在韦应物的《同德阁期元侍御、李博士不至》中,诗人通过环境描写反映内心情感。而在王维的《鸟鸣涧》中,则通过自然景象传递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两者的主题都是对自然与友谊的思考,但表达方式略有不同,韦应物更偏向于直接的情感抒发,而王维则注重意境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