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陶东方有一士》

时间: 2025-05-02 04:15:31

诗句

瓶居本近危,甑坠不知完。

梦求亡楚弓,笑解适越冠。

忽然返自照,识我本来颜。

归路在脚底,殽潼失重关。

屡从渊明游,云山出毫端。

借君无弦琴,寓我非指弹。

岂惟舞独鹤,便可摄飞鸾。

还将岭茅瘴,一洗月阙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5:31

原文展示:

瓶居本近危,甑坠不知完。
梦求亡楚弓,笑解适越冠。
忽然返自照,识我本来颜。
归路在脚底,殽潼失重关。
屡从渊明游,云山出毫端。
借君无弦琴,寓我非指弹。
岂惟舞独鹤,便可摄飞鸾。
还将岭茅瘴,一洗月阙寒。

白话文翻译:

我居于瓶子般狭小的空间,身处险境,不知何时才能结束。梦中渴望得到楚国的弓,醒来才发现自己佩戴着越国的帽子。忽然间我照见自己,认识到我原本的样子。归路就在脚下,却在繁杂的关口失去了重心。我常常跟随陶渊明游玩,云山的美景在笔尖流淌。借你那无弦的琴,我可以在心中弹奏不需指尖的乐曲。岂止是舞动孤鹤,便可以引来飞翔的凤凰。还要将那岭南的瘴气,冲洗掉月宫的寒冷。

注释:

  • 瓶居: 比喻居住环境的狭窄。
  • : 一种蒸饭的器具,象征险境。
  • 亡楚弓: 指梦中渴望得到的楚国的弓,表达一种追求或怀念。
  • 适越冠: 指佩戴越国的帽子,反映身份的变化。
  • 归路在脚底: 指归宿就在脚下,强调实际的方向。
  • 殽潼: 殽和潼是古代关隘的名字,象征繁杂的路途。
  • 屡从渊明游: 提到陶渊明,表明与其志趣相投。
  • 无弦琴: 借用无弦琴象征无拘束的音乐。
  • 岭茅瘴: 指岭南地区的瘴气,象征一种不好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广泛涉及社会生活,情感,以及哲理思考,风格洒脱、豪放。苏轼的作品常常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结合,展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和陶东方有一士》创作于苏轼与陶渊明的交往和思想影响之际,诗中隐含了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杂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梦境和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篇“瓶居本近危”便引入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感受,表现出一种抑郁的心情。随后,诗人回忆起梦中追求的楚国弓,象征着对过去辉煌的渴望。而“适越冠”则反映了现实身份的转变,暗示着诗人对生活无奈的接受。

在“忽然返自照,识我本来颜”这句中,诗人通过自省,找回了自我,体现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归路在脚底,意味着诗人虽然身处繁杂的现实,心中仍然有归属和方向。

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屡从渊明游”,显示了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而“借君无弦琴,寓我非指弹”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强调心灵的自由和音乐的无拘束。

最后以“还将岭茅瘴,一洗月阙寒”结束,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现实的束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这首诗通过流畅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瓶居本近危: 诗人自比于瓶子,形容环境逼仄,生活危机。
  2. 甑坠不知完: 甑象征着生活的不确定,暗示未来的模糊。
  3. 梦求亡楚弓: 梦中渴望得到的楚国弓,代表对荣耀的追求。
  4. 笑解适越冠: 佩戴越国的冠,反映身份的变化与无奈。
  5. 忽然返自照: 自我反省,认识到内心的真实。
  6. 识我本来颜: 发现自我,象征自我认知。
  7. 归路在脚底: 归宿就在脚下,暗示实际的选择。
  8. 殽潼失重关: 失去重心,象征生活的复杂。
  9. 屡从渊明游: 向往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10. 云山出毫端: 自然的美妙在笔尖流淌。
  11. 借君无弦琴: 借用友人的琴象征自由的音乐。
  12. 寓我非指弹: 不需要手指的弹奏,暗示心灵的表达。
  13. 岂惟舞独鹤: 不仅仅是舞动孤鹤,而是更高的追求。
  14. 便可摄飞鸾: 追求更高的灵性与理想。
  15. 还将岭茅瘴: 希望摆脱不好的环境与束缚。
  16. 一洗月阙寒: 清除寒冷的孤独,追求温暖的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瓶居”、“甑坠”描绘生活的困境。
  • 对仗: “梦求亡楚弓,笑解适越冠”对应。
  • 象征: 楚弓、越冠象征着追求与现实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自我认知与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梦境的描绘与现实的反思,表达出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瓶居: 象征狭隘的生活环境。
  • 楚弓: 代表过往的辉煌与追求。
  • 越冠: 现实身份的无奈与改变。
  • 无弦琴: 象征心灵的自由与无拘束。
  • 云山: 代表自然的美与诗意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的《和陶东方有一士》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A. 权力
    B. 财富
    C. 自由与隐逸生活
    D. 名声

  2. 诗中提到的“楚弓”象征着什么? A. 失落的理想
    B. 勇敢的追求
    C. 生活的无奈
    D. 友谊

  3. 诗人通过“借君无弦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依赖他人
    B. 对自由音乐的追求
    C. 对友情的渴望
    D.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和陶东方有一士》与陶渊明《饮酒》: 两首诗均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苏轼更突出内心的复杂与矛盾,而陶渊明则更为直接地描绘了自然的美好和平静。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陶渊明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送宣书记并寄其兄昙才二公 春近山中即事 夜宿二江驿 饭罢忽邻父来过戏作 初春杂兴 读书 春晚南堂晨起 闻雨 感旧绝句 不如茅屋底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字旁的字 强而后可 糹字旁的字 头秋 洗脚上船 尊养 巛字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储精蓄锐 丨字旁的字 胸中块垒 无所不用其极 终始不渝 包含商的成语 流延 没世不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