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 其二 横池》

时间: 2025-04-27 06:31:23

诗句

明月入我池,皎皎铺纻缟。

何日变成缁?

《太玄》吾懒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1:23

原文展示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其二 横池
作者:苏轼 〔宋代〕

明月入我池,皎皎铺纻缟。
何日变成缁?太玄吾懒草。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月光照进我的池塘,清澈的水面上铺满了白色的织物。
什么时候才能变成黑色呢?太玄的哲理我懒得去探讨。

注释

  • 明月:指明亮的月光,象征清澈与宁静。
  • 皎皎:形容明亮洁白的样子。
  • 纻缟:指用丝或绢织成的白色布料,这里比喻月光在水面上的映照。
  • :黑色,诗中提到的“缁”指的是与白色相对的颜色。
  • 太玄:指深奥的道理或哲理,出自道家思想。
  • 懒草:懒得去研究、探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黄州的自然环境宁静而优美,这段时间的生活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同时,他的心态也因遭遇政治风波而有所变化,诗中流露出一种淡然的哲思。

诗歌鉴赏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其二 横池》是苏轼在黄州时期创作的一首小诗,语言简洁却富有哲理。开头的“明月入我池”将读者引入一个清澈宁静的画面,月光洒在池水上,仿佛将一切的烦恼都抛在了脑后。接下来的“皎皎铺纻缟”更是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洁白与明亮,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然而,诗的转折在于“何日变成缁”,这一句中透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有对黑暗和困境的思考。接着的“太玄吾懒草”则表现出诗人对于深奥道理的无奈与懒惰,似乎在表达一种对复杂人生的放下与释然。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出苏轼在经历人生起伏后的淡然与洒脱。这种情感的变化,使得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深刻的内涵与广泛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月入我池: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映照在诗人所处的池塘中,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皎皎铺纻缟:月光如同洁白的丝织品铺展在水面,增添了诗境的清丽。
  • 何日变成缁:诗人发问,何时才能变得阴暗,暗示人生的无常。
  • 太玄吾懒草:表达了对深奥哲理的懒散态度,反映出一种对复杂事物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白色的纻缟,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明月”与“缁”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表达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月光与池水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哲理的探讨,同时流露出一种洒脱与淡然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代表着内心的宁静与清澈。
  • 纻缟:象征着纯洁与美好。
  • :暗示着人生的阴暗面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明月入我池”中的“明月”象征着什么? A. 黑暗
    B. 光明与希望
    C. 无常
    D. 孤独

  2. 诗中“太玄吾懒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热衷探讨
    B. 无奈与放下
    C. 继续研究
    D. 完全无视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表现了对月的思考,风格较为豪放,而《次韵子由岐下诗》则更显细腻与内省。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苏轼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查询

绛都春 绛都春 社题咏徐虹亭双椿老屋 绛都春 和樊山韵 绛都春 为吴亮侪题木棉图 绛都春 绛都春 寄陈秋縠 绛都春 秋兴 绛都春·乙酉,一九四五年。开春寒雨,被酒,用陈日湖体,叶四声 绛都春 海上遇夔笙赠词,答和 绛都春·蛰园赏牡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眦的成语 利息 琼林玉树 冰壶玉衡 鸟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乌衣之游 直道守节 表救 示字旁的字 瘠牛偾豚 包含邦的成语 凵字底的字 贞脆 包含窠的词语有哪些 锓板 幻影 包含粪的词语有哪些 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