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5:35
梨花两枝春可怜,下马折花山径边。
山中人家改新火,隔树吹来榆柳烟。
春天的梨花开得让人心疼,我下马在山路旁折下一枝花。山里的村民正在生火做饭,隔着树木传来榆树和柳树的烟雾。
本诗并未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通过自然景物与人间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在古代文学中,春天常常被用来象征新的开始与生机。
杨基,明代诗人,生于明中期,作诗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的景色。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故山春日》创作于春日,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在游历故乡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人间的温暖,便写下这首诗,表达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的赞美。
《故山春日》是杨基对春日田园生活的生动描绘。首句“梨花两枝春可怜”中,诗人用“可怜”一词不仅表达了对梨花的赞美,也反映了春天的短暂与珍贵。梨花的洁白和春日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脆弱。
“下马折花山径边”描绘了诗人下马摘花的动作,展现了他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在这短暂的春日里,诗人愿意放下骑马的匆忙,享受这份宁静和美丽。
“山中人家改新火”则勾勒出村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春天带来的生活气息。新火象征着新的开始,隐喻着人们在春天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
最后,“隔树吹来榆柳烟”通过烟雾的描写,增添了诗的层次感,既有自然的气息,也有生活的温暖。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美丽与乡村生活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故乡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眷恋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诗人在哪个地点摘花?
“新火”象征着什么?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杨基的《故山春日》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融合。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前者更具哲思,后者则更具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