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周五声调曲 商调曲 三》

时间: 2025-05-02 21:46:49

诗句

礼乐既正。

神人所以和。

玉帛有序。

志欲静干戈。

各分符瑞。

俱誓裂山河。

今日相乐。

对酒且当歌。

道德以喻。

听撞钟之声。

神奸不若。

观铸鼎之形。

酆宫既朝。

诸侯于是穆。

岐阳或狩。

淮夷自此平。

若涉大川。

言凭于舟檝。

如和鼎实。

有寄于盐梅。

君臣一体。

可以静氛埃。

得人则治。

何世无奇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6:49

原文展示

周五声调曲 商调曲 三
作者:庾信 〔南北朝〕

礼乐既正。神人所以和。
玉帛有序。志欲静干戈。
各分符瑞。俱誓裂山河。
今日相乐。对酒且当歌。
道德以喻。听撞钟之声。
神奸不若。观铸鼎之形。
酆宫既朝。诸侯于是穆。
岐阳或狩。淮夷自此平。
若涉大川。言凭于舟檝。
如和鼎实。有寄于盐梅。
君臣一体。可以静氛埃。
得人则治。何世无奇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当今礼乐已经恢复,神与人和谐共处。玉帛的供奉有序,大家都希望能在和平中安静地生活。每个人都分到自己的符瑞,大家共同誓言要捍卫山河的完整。今天我们相聚欢庆,举杯歌唱,借道德来警示,听着撞钟的声音。神明的奸诈也不如看铸鼎的形态。酆宫早已朝拜,诸侯们因此而安宁。岐阳的狩猎,淮夷也因此得以平静。如果要渡过大河,话语就要依靠船只的稳定。就如同和谐的鼎,有盐和梅的寄托。君臣如一体,能够消除一切的纷扰。只要有贤人则可以治理,哪个时代没有奇才呢?


注释

  • 礼乐:指古代的礼仪和音乐,象征文化的正统和社会的和谐。
  • 玉帛:古代用以祭祀和馈赠的玉器和丝绸,代表尊贵和和谐的秩序。
  • 符瑞:符号和吉祥的兆头,象征着国家的安定和繁荣。
  • 道德以喻:用道德来劝诫和指导人们的行为。
  • 和鼎实:比喻和谐的状态,鼎是古代烹饪和祭祀的重要器具。
  • 盐梅:盐和梅象征着生活的调味,寓意生活的丰富多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庾信,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精湛的诗才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著称。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擅长对仗和音韵的运用。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那时国家动荡,社会动乱。诗人通过歌颂礼乐的恢复,表达对和平与和谐社会的向往。诗中的酒宴场景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周五声调曲 商调曲 三》是一首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诗作,庾信通过对古代礼乐和道德的追求,表现了对社会和谐的向往和对贤才的期待。诗中,礼乐的正统与神人和谐的关系,展现了庾信对文化复兴的渴望。诗的开头便以“礼乐既正”引入,强调了礼仪和音乐的重要性,暗示着社会秩序的恢复。

在描绘当今社会的和谐时,庾信提到“今日相乐,对酒且当歌”,展现了一种欢快的气氛,似乎在呼唤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同时,诗中提到的“得人则治,何世无奇才”,则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要性和希望,反映出作者对社会治理的思考。

全诗的意象丰富,如“铸鼎之形”象征着国家的稳固,“盐梅”则代表着生活的调和,暗示着君臣之间的关系应当如同鼎与盐梅一般和谐。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传递出一种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礼乐既正:礼仪和音乐已经得到恢复,社会逐渐和谐。
  2. 神人所以和:神明与人类的关系融洽。
  3. 玉帛有序:祭品的供奉有条不紊。
  4. 志欲静干戈:大家希望过上安宁的生活。
  5. 各分符瑞:每个人获得各自的吉祥符号。
  6. 俱誓裂山河:共同立誓捍卫国家的完整。
  7. 今日相乐:今天大家欢聚一堂。
  8. 对酒且当歌:举杯畅饮,尽情歌唱。
  9. 道德以喻:用道德来警示他人。
  10. 听撞钟之声:听到钟声的回响。
  11. 神奸不若:神的奸诈不如看重铸鼎。
  12. 观铸鼎之形:观察铸造鼎器的形状,象征稳定。
  13. 酆宫既朝:酆宫的祭拜已然开始。
  14. 诸侯于是穆:各诸侯因此而安定。
  15. 岐阳或狩:岐阳地区的狩猎活动。
  16. 淮夷自此平:淮夷部落因而平定。
  17. 若涉大川:如同渡过大河。
  18. 言凭于舟檝:言语依靠于船只的稳定。
  19. 如和鼎实:如同和谐的鼎器。
  20. 有寄于盐梅:有着盐与梅的象征。
  21. 君臣一体:君主与臣子如同一体。
  22. 可以静氛埃:能够消除纷扰与尘埃。
  23. 得人则治:只要有贤才便能治理国家。
  24. 何世无奇才:哪个时代没有杰出的人才呢?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如“和鼎实”比喻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 象征:各类物品如玉帛、盐梅象征着社会的和谐与富足。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强调礼乐的恢复与道德的重要性,同时也寄托了对贤才的期待,展现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礼乐:象征秩序与和谐。
  • 玉帛:代表尊贵与和谐的供奉。
  • :象征国家的稳定与团结。
  • 盐梅:象征生活的调和与丰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礼乐”象征什么?
    A. 和谐的社会
    B. 战争的开始
    C. 个人的快乐
    D. 自然的变化

  2. 诗中“得人则治”意指什么?
    A. 人才的重要性
    B. 国家要进行战争
    C. 个人的成功
    D. 社会的混乱

  3. “如和鼎实”中的“鼎”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和谐
    C. 战争
    D. 爱情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 庾信与李白:庾信的诗多表现对社会和谐的追求,而李白则多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虽然主题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各自时代的文化特征。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庾信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惜双双(中吕宫) 武陵春(般涉调) 归朝欢(双调) 天仙子(别渝州·仙吕调) 鹊桥仙(般涉调) 醉落魄(林钟商) 虞美人(中吕调) 青门引·春思 南乡子(中秋不见月·中吕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煜的词语有哪些 千里之路,不可直以绳 望风响应 栏牢 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己字旁的字 鬼啸 言字旁的字 疏庸愚钝 蜀贾卖药 缶字旁的字 爱屋及乌 愤世嫉俗 刑事 里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监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