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周五声调曲二十五首 徵调曲六首 其十四》

时间: 2025-05-04 10:36:22

诗句

乾坤以含养覆载,日月以贞明照临。

达人以四海为务,明君以百姓为心。

水波澜者源必远,树扶疏者根必深。

云雨取施无不洽,廊庙求才多所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6:22

原文展示:

周五声调曲二十五首 徵调曲六首 其十四

乾坤以含养覆载,
日月以贞明照临。
达人以四海为务,
明君以百姓为心。
水波澜者源必远,
树扶疏者根必深。
云雨取施无不洽,
廊庙求才多所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天地的包容和滋养,日月的光明和正直。聪明的人关注天下大事,明智的君主关心人民的生活。水波的波澜必有远源,树木的枝叶繁茂必有深厚的根基。云雨的施予遍及各处,朝廷的任用人才也应广泛而合理。


注释:

字词注释:

  • 乾坤:指天地,象征宇宙的整体。
  • 含养:包容滋养。
  • 贞明:正直明亮。
  • 达人:聪明、通达的人。
  • 明君:贤明的统治者。
  • 水波澜:水面波动,象征事物的变化。
  • 扶疏:形容树木枝叶繁茂,生长茂盛。
  • 云雨取施:云雨的施予,指自然现象的普遍影响。
  • 廊庙:指朝廷,古代官吏和庙宇。

典故解析:

  • 四海为务:意指关注四方,形容心胸宽广,关注大局。
  • 百姓为心:强调统治者应以民众为重心,体现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约513年-577年),字子山,号逸人,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擅长诗歌与赋。他的诗风清丽俊逸,作品多描写社会现实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政治动荡,庾信通过诗歌表达对理想治国之道的思考,反映出对明君与贤能之士的推崇。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自然与社会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诗的开头以“乾坤以含养覆载”引入,描绘了宇宙的浩瀚与包容,暗示了自然法则对人类生存的滋养。接下来通过“日月以贞明照临”强调了正义与光明的重要性,隐喻了理想社会中道德与智慧的引导作用。

“达人以四海为务,明君以百姓为心”这一句则紧接着引出了人文关怀,表明了在广阔天地中,智者应以天下大事为重,而明君则应把人民的安危放在心上,体现了对领导者的期望与责任感。

接下来的比喻“水波澜者源必远,树扶疏者根必深”则很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强调了深厚的根基是事物长久发展的保障,这既可以理解为个人修养,也可以引申为国家的治国之道。最后两句“云雨取施无不洽,廊庙求才多所任”强调了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人才的广泛任用,体现了对社会和谐与人才良性循环的期待。

整首诗以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庾信对理想社会的思考与追求,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乾坤以含养覆载:天地包容滋养,象征着自然的宽广与包容。
  2. 日月以贞明照临:日月象征光明与正直,暗示道德与真理的指引。
  3. 达人以四海为务:聪明的人关注天下大事,强调广阔的视野。
  4. 明君以百姓为心:贤明的领导者关心人民的生活,体现为民服务的理念。
  5. 水波澜者源必远:水波的波动必有其源头,象征事物的来龙去脉。
  6. 树扶疏者根必深:树木繁茂的枝叶必有深厚的根基,强调扎实的基础。
  7. 云雨取施无不洽:云雨的施与遍及各处,寓意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关系。
  8. 廊庙求才多所任:朝廷应广泛地任用人才,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与合理选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的波动比作事物的变化,树木的生长比作根基的扎实。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理想社会的构建,强调明君与达人应以人民为重,关注长远利益与深厚根基,体现出对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乾坤:象征天地,代表广阔的自然与包容。
  • 日月:象征光明与正义,体现道德理想。
  • 水波:象征变化与流动,暗示事物的根源与发展。
  • :象征扎根与成长,强调基础的重要性。
  • 云雨:象征自然的滋养与施予,隐喻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达人以四海为务”中“达人”指的是? A. 聪明的人
    B. 普通人
    C. 不明事理的人
    答案:A

  2. “水波澜者源必远”这句话强调了什么? A. 事物的表面变化
    B. 事物的根基与来源
    C. 水的流动性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明君”指的是? A. 贪婪的统治者
    B. 关心百姓的贤明领导
    C. 无能的君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庾信的这首诗更侧重于理想的治国理念,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现实的困境与对国家的关切。两者在表达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上有相通之处,但风格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1. 《庾信集》
  2. 《南北朝诗文研究》
  3.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4. 《中国古代文学史》

通过以上分析和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庾信的这首诗及其所蕴含的丰富思想与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奉和御制读宋书 偶成 其三 奉和御制中和节 奉和御制读五代梁史 其二 和太师相公秋兴十首 奉和御製真游殿告成 洛中春旱祷龙门无畏塔得雨 偶成 奉和御制读前汉书 御阁端午帖子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脚指头 巉剥 业字旁的字 猎手 争向 安心乐业 揖盗开门 重垣叠锁 倾耳拭目 玄字旁的字 包含飕的词语有哪些 倚天剑 耳字旁的字 户结尾的成语 神往心醉 目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