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皇武》

时间: 2025-05-06 09:09:35

诗句

皇奋厥武,如雷如霆。

犷彼远夷,载震载惊。

帝命相臣,苏我疲民。

维时莘公,展也大成。

公自平阳,移镇于秦。

世皆谓公,有脚阳春。

公在在秦,百年无兵。

世皆谓公,斯民德星。

维此二方,不宁不令。

帅臣议征,发言盈庭。

公奏累上,如山不倾。

世皆谓公,汉之营平。

既宅三辅,复保五城。

以迄于今,夏人请盟。

维将尽能,维公竭诚。

公拜稽首,天子之明。

我公归矣,我民思矣。

诏公复起,周邦咸喜。

愿公百年,以佐天子。

罔俾樊侯,于周专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9:09:35

原文展示

皇奋厥武,如雷如霆。犷彼远夷,载震载惊。帝命相臣,苏我疲民。维时莘公,展也大成。公自平阳,移镇于秦。世皆谓公,有脚阳春。公在在秦,百年无兵。世皆谓公,斯民德星。维此二方,不宁不令。帅臣议征,发言盈庭。公奏累上,如山不倾。世皆谓公,汉之营平。既宅三辅,复保五城。以迄于今,夏人请盟。维将尽能,维公竭诚。公拜稽首,天子之明。我公归矣,我民思矣。诏公复起,周邦咸喜。愿公百年,以佐天子。罔俾樊侯,于周专美。

白话文翻译

皇帝奋发其武力,如雷霆般威猛。远方的蛮夷,震惊不已。皇帝命令宰相,拯救我们疲惫的民众。那时莘公,展现了大成就。公从平阳,移镇到秦地。世人皆称公,如同行走的阳春。公在秦地,百年无战事。世人皆称公,是民众的德星。这两地,不安宁不和谐。帅臣们商议征伐,议论满庭。公多次上奏,如山般坚定。世人皆称公,如同汉代的营平。既安定三辅,又保卫五城。至今,夏人请求结盟。公尽其所能,公竭尽忠诚。公跪拜叩首,向天子表示敬意。我公归来,我民思念。诏令公复出,周邦皆欢喜。愿公长寿,辅佐天子。不让樊侯,在周朝独享美誉。

注释

  • 皇奋厥武:皇帝奋发其武力。
  • 如雷如霆:形容皇帝的武力威猛如雷霆。
  • 犷彼远夷:远方的蛮夷。
  • 载震载惊:震惊不已。
  • 帝命相臣:皇帝命令宰相。
  • 苏我疲民:拯救我们疲惫的民众。
  • 维时莘公:那时莘公。
  • 展也大成:展现了大成就。
  • 公自平阳:公从平阳。
  • 移镇于秦:移镇到秦地。
  • 有脚阳春:形容公如同行走的阳春。
  • 公在在秦:公在秦地。
  • 百年无兵:百年无战事。
  • 斯民德星:民众的德星。
  • 不宁不令:不安宁不和谐。
  • 帅臣议征:帅臣们商议征伐。
  • 发言盈庭:议论满庭。
  • 公奏累上:公多次上奏。
  • 如山不倾:如山般坚定。
  • 汉之营平:如同汉代的营平。
  • 既宅三辅:既安定三辅。
  • 复保五城:又保卫五城。
  • 夏人请盟:夏人请求结盟。
  • 维将尽能:公尽其所能。
  • 维公竭诚:公竭尽忠诚。
  • 公拜稽首:公跪拜叩首。
  • 天子之明:向天子表示敬意。
  • 我公归矣:我公归来。
  • 我民思矣:我民思念。
  • 诏公复起:诏令公复出。
  • 周邦咸喜:周邦皆欢喜。
  • 愿公百年:愿公长寿。
  • 以佐天子:辅佐天子。
  • 罔俾樊侯:不让樊侯。
  • 于周专美:在周朝独享美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秉文,金朝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至今,显示出其文学才华。该诗赞颂了一位名叫莘公的官员,他在平阳和秦地任职期间,以其卓越的政绩和军事才能,赢得了民众的爱戴和尊敬。

创作背景:该诗可能是在莘公功成身退或再次被召复出时所作,旨在表达对莘公的敬仰和对其政绩的赞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莘公在平阳和秦地的政绩和军事才能的赞颂,展现了其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对民众的深切关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如雷如霆”形容皇帝的武力威猛,“有脚阳春”形容莘公的政绩如同温暖的春天,给民众带来希望和生机。诗的结尾表达了对莘公的敬仰和对其长寿的祝愿,希望他能继续辅佐天子,不让历史上的英雄独享美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莘公的深厚敬意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皇奋厥武,如雷如霆:皇帝奋发其武力,如雷霆般威猛。
  2. 犷彼远夷,载震载惊:远方的蛮夷,震惊不已。
  3. 帝命相臣,苏我疲民:皇帝命令宰相,拯救我们疲惫的民众。
  4. 维时莘公,展也大成:那时莘公,展现了大成就。
  5. 公自平阳,移镇于秦:公从平阳,移镇到秦地。
  6. 世皆谓公,有脚阳春:世人皆称公,如同行走的阳春。
  7. 公在在秦,百年无兵:公在秦地,百年无战事。
  8. 世皆谓公,斯民德星:世人皆称公,是民众的德星。
  9. 维此二方,不宁不令:这两地,不安宁不和谐。
  10. 帅臣议征,发言盈庭:帅臣们商议征伐,议论满庭。
  11. 公奏累上,如山不倾:公多次上奏,如山般坚定。
  12. 世皆谓公,汉之营平:世人皆称公,如同汉代的营平。
  13. 既宅三辅,复保五城:既安定三辅,又保卫五城。
  14. 以迄于今,夏人请盟:至今,夏人请求结盟。
  15. 维将尽能,维公竭诚:公尽其所能,公竭尽忠诚。
  16. 公拜稽首,天子之明:公跪拜叩首,向天子表示敬意。
  17. 我公归矣,我民思矣:我公归来,我民思念。
  18. 诏公复起,周邦咸喜:诏令公复出,周邦皆欢喜。
  19. 愿公百年,以佐天子:愿公长寿,辅佐天子。
  20. 罔俾樊侯,于周专美:不让樊侯,在周朝独享美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如雷如霆”、“有脚阳春”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皇帝的武力和莘公的政绩。
  • 对仗:如“维将尽能,维公竭诚”等,语言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莘公的赞颂和对其政绩的肯定,表达了对莘公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如雷如霆:形容皇帝的武力威猛。
  • 有脚阳春:形容莘公的政绩如同温暖的春天。
  • 百年无兵:形容莘公在秦地任职期间,百年无战事,民众安居乐业。
  • 斯民德星:形容莘公是民众的德星,受到民众的爱戴和尊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形容皇帝武力威猛的比喻是: A. 如雷如霆 B. 如山不倾 C. 有脚阳春 D. 斯民德星

  2. 诗中形容莘公政绩的比喻是: A. 如雷如霆 B. 如山不倾 C. 有脚阳春 D. 斯民德星

  3. 诗中提到莘公在秦地任职期间,百年无战事的是: A. 如雷如霆 B. 如山不倾 C. 有脚阳春 D. 百年无兵

  4. 诗中提到莘公受到民众爱戴和尊敬的比喻是: A. 如雷如霆 B. 如山不倾 C. 有脚阳春 D. 斯民德星

答案

  1. A
  2. C
  3. D
  4.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该诗也赞颂了一位将军的英勇和军事才能,与本诗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出塞》(王昌龄)与本诗对比,两者都赞颂了将军的英勇和军事才能,但《出塞》更多地描绘了边塞的艰苦和将军的豪情,而本诗则更多地描绘了莘公的政绩和对民众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金诗》:收录了赵秉文及其他金朝诗人的作品,是研究金朝诗歌的重要资料。
  • 《金史》:记载了金朝的历史,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了解金朝的社会背景。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自咏示客 初晴 北窗即事二首 其二 拟古 暇日弄笔戏书 冬夜不寐至四鼓起作此诗 欲雨 秋怀十首 其六 沉绵 自法云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焚鱼 养军千日,用军一时 脑门儿 赤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雕梁绣户 包含搅的词语有哪些 先知先觉 英勇顽强 目见耳闻 弓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閐器 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马金南 莹腻 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