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9: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9:59
原文展示:
守居园池杂题·涵虚亭 文同 〔宋代〕 石磴抱城回,入竹见虚槛。 前望佳景多,倚筇聊此暂。
白话文翻译:
石阶环绕着城墙回旋,进入竹林中看到空旷的栏杆。 前方有许多美丽的景色,我倚着竹杖,暂时停留在此。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是他游览守居园池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暂时停留的惬意。
创作背景: 文同在守居园池游览时,被周围的景色所吸引,因此创作了这首诗。诗中描绘了石阶、竹林、空旷的栏杆以及前方的美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暂时停留的愉悦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守居园池的美景,通过“石磴抱城回”和“入竹见虚槛”的描写,展现了园池的幽静与空旷。诗中的“前望佳景多”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前方美景的期待和欣赏。最后,“倚筇聊此暂”则传达了作者暂时停留、享受此刻宁静的心境。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文同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受和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欣赏自然美景和享受暂时停留的宁静。通过描绘园池的幽静和空旷,以及作者对美景的欣赏和期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暂时停留的愉悦心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石磴”指的是什么? A. 石阶 B. 石头 C. 石桥 D. 石墙
诗中的“虚槛”是什么意思? A. 空旷的栏杆 B. 虚幻的门槛 C. 虚无的界限 D. 虚构的框架
诗中的“倚筇”是什么意思? A. 倚着竹杖 B. 倚着竹子 C. 倚着竹帘 D. 倚着竹椅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