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2:29
虫声咽。星星萤影飞不迭。飞不迭。碧梧风细,夜声凄切。长空云静音鸿绝。天公谁解修明月。修明月。嫦娥薄命,不胜圆缺。
虫鸣声低沉哽咽,星星和萤火虫的影子飞来飞去,难以停歇。轻风拂过碧绿的梧桐,夜晚的声音凄凉而切心。遥远的天空中,云彩静静地漂浮,鸿雁的鸣叫声也消失无踪。上天啊,谁能理解那皎洁的明月?那明月啊,嫦娥命薄,无法承受圆缺的悲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绡,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清新、婉约见长,常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的融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夜,描绘了秋季的自然景象与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忆秦娥 秋景》是一首充满秋意和思乡情的词作。开篇以“虫声咽”引入,细腻地描绘出秋夜的静谧与幽深,虫鸣声似乎低沉而哽咽,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接着,诗人描写了星星和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舞的情景,生动而富有动感。从“碧梧风细,夜声凄切”中,可以感受到秋风的细腻与凄凉,烘托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长空云静音鸿绝”一句,描绘出开阔的天空,云彩静止,鸿雁的叫声也消失,象征着孤独和离别的情绪。最后,诗人对明月的思考引入了嫦娥这一古老的神话,表达了对命运的感叹,嫦娥的薄命与圆缺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
整首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个人情感,语言清新而优美,意境悠远,深刻地表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思念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虫声咽”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天公谁解修明月”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