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忆秦娥》

时间: 2025-05-06 02:36:22

诗句

官阁处。

垂云低接樱桃树。

试花消息,酿来疏雨。

去年曾记西园路。

暗香漂泊愁春暮。

廿番风信,从今又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6:22

原文展示:

忆秦娥
作者: 江瑛 〔清代〕

官阁处。垂云低接樱桃树。试花消息,酿来疏雨。去年曾记西园路。暗香漂泊愁春暮。廿番风信,从今又数。

白话文翻译:

在官阁的地方,云雾低垂,似乎要与樱桃树相接。试着询问花开的消息,仿佛酿成了细雨。去年我曾记得西园那条小路,暗香飘散,令人愁绪满怀,春天又要结束了。经过了二十次的风信,如今又要重新开始数起来。

注释:

  • 官阁处:指的是官府或高大的建筑。
  • 垂云:低矮的云朵,形容天气的阴沉。
  • 樱桃树:一种春季开花的树,象征春天的美好。
  • 试花消息:询问花开的情况,表现对春天的期待。
  • 疏雨:细微的雨水,象征春天的温柔。
  • 西园路:指的是西园的道路,可能是诗人曾经游玩的地方。
  • 暗香漂泊:花香散发,充满了忧愁的春天即将结束。
  • 廿番风信:二十次的风信,形容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西园路”可能与古代文人雅士游玩的地方有关,象征着人们对美好往事的怀念。江瑛在作品中运用了“暗香漂泊”这一意象,传达出对春天短暂的忧愁,体现了诗人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感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瑛,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曾担任官职。江瑛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抒发情感,常有淡淡的忧伤与对往昔的怀念。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江瑛的晚年,正值春季,诗人在缅怀往事的同时,也感叹时光的流逝,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忆秦娥》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与对往昔的怀念。开篇“官阁处,垂云低接樱桃树”便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低垂的云朵似乎在压抑着心情,樱桃树的花朵则是春天的象征,激发出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向往。紧接着“试花消息,酿来疏雨”,诗人借细雨来表达内心的柔情与愁苦,细雨似乎带来了春花的消息,但同时又让人感到一种无奈的忧伤。

接下来的“去年曾记西园路”,表现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西园路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点,更是诗人心中幸福回忆的象征。最后的“廿番风信,从今又数”则表现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二十次的风信象征着二十个春天的变迁,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官阁处:意指高大的官府建筑,暗示着社会地位和环境的变化。
  2. 垂云低接樱桃树:低垂的云朵与樱桃树相接,展现了春天的景色,传递出一种压抑的情绪。
  3. 试花消息,酿来疏雨:询问花开的消息,细雨象征着春天的温柔,似乎带来了一丝希望。
  4. 去年曾记西园路:回忆去年的美好时光,暗示对往事的怀念。
  5. 暗香漂泊愁春暮:暗香在空中飘荡,带来春天即将结束的忧愁。
  6. 廿番风信,从今又数:经历了二十次春天,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再一次浮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细雨比作春花的消息,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 拟人:暗香飘泊,赋予自然以生命,使情感更为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逝去时光的感伤,展示了诗人内心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樱桃树:象征春天与青春,代表着美好与希望。
  • 疏雨:象征温柔与细腻,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柔情。
  • 西园路:代表着过往的美好回忆,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试花消息”中的“试”字意为: a) 尝试
    b) 询问
    c) 测量

  2. 诗中提到的“暗香”主要表达了: a) 春天的美好
    b) 对往事的怀念
    c) 对现实的无奈

  3. “廿番风信”中的“廿”是指: a) 十
    b) 二十
    c) 二

答案:

  1. b) 询问
  2. b) 对往事的怀念
  3. b) 二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杜甫:描绘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 《桃花源记》 陶渊明:描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逃避。

诗词对比:

  • 江瑛《忆秦娥》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江瑛更加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收录江瑛及其他清代诗人的作品,帮助读者了解清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古典诗词的分析与解读,适合深入学习诗歌的读者。

相关查询

送王书记归邠州 晚夏 秋夕即事 青龙寺僧院 听歌 宿宣义池亭 送新罗人归本国 送雍陶侍御赴兖州裴尚书命 送钱给事赴虢州 送鄂州崔大夫赴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强聒不舍 拉网式 效矉 铨衡 矢字旁的字 凡桃俗李 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各从所好 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鬲字旁的字 重床迭架 一花五叶 超类绝伦 主敬存诚 首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包含栗的成语 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