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0:02
无题
唐寅 〔明代〕
培风鸟瞰只神游,
闹罢琼枝又恁愁。
莫负心期飘泊路,
岂知身锁静安楼。
形骸托与自然寄,
泥壤终将分子留。
宁垦良田三百亩,
不教堆起一坟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与安宁的追求,心境如同鸟儿在风中翱翔,然而,喧闹过后却又感到忧愁。不要辜负心中的理想与漂泊的路途,谁知自己却被困在了静安的楼阁。身体寄托于自然,却终究要与泥土分开。宁愿耕种三百亩良田,也不愿让坟堆在心中滋生。
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以才情出众、风流倜傥而著称,生活中经历了不少波折,尤其是科举失利后,他的诗文更显得饱含忧伤与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个人命运多舛之时。唐寅在游历中感受到人生的浮沉,常常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这首《无题》诗在形式上简练而意蕴丰富,表现了唐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哲学反思。开头两句“培风鸟瞰只神游,闹罢琼枝又恁愁”,描绘了鸟儿在高空遨游的自由,却在喧嚣过后又感到无尽的愁苦,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接下来的“莫负心期飘泊路,岂知身锁静安楼”,则流露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理想与安逸的对比,表达了人对于寻求自由与安宁的渴望。最后几句通过对自然的托付与对土地的耕作,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与对死亡的拒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坚定态度。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自然的美感,又渗透着人文的思考,唐寅通过对鸟、楼、田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哲理,传达出对生命和理想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安逸生活的反思,强调生命的珍贵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中“培风鸟瞰”意指什么?
A. 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
B. 鸟儿在风中迷失
C. 鸟儿在树上栖息
“宁垦良田三百亩”的意思是?
A. 不愿意耕种土地
B. 愿意耕种良田
C. 对土地没有兴趣
诗中的“静安楼”象征了什么?
A. 自由
B. 束缚与安逸
C.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