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

时间: 2025-05-02 19:43:01

诗句

谁将妙笔写风流,写到风流处便休。

记得昔年曾识面,桃花深处短墙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3:01

原文展示:

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
唐寅 〔明代〕

谁将妙笔写风流,
写到风流处便休。
记得昔年曾识面,
桃花深处短墙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谁用高超的笔触描绘出风流的情景,笔触到达了风流的极致便停止了。想起往年曾经见过的那张面孔,正是在桃花盛开的地方,短短的墙头之上。

注释:

  • 妙笔:形容笔法高超,写作技艺精湛。
  • 风流:指风流韵事,通常与美人和情感有关。
  • 昔年:过去的年份。
  • 识面:见过面,认识。
  • 桃花深处:形容桃花盛开的地方,象征美丽和爱情。
  • 短墙头:短墙的顶部,通常指庭院的分隔。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的“桃花”常用来象征美丽与爱情,诗人通过桃花的意象引申出对美人的怀念,表现出一种柔情与 nostalgia。短墙则可以理解为一种隔阂,隐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画家、诗人,擅长山水、花鸟,尤其以人物画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唐寅的诗词以清丽脱俗、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背景与唐寅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唐寅生于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多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及对逝去青春的怀念。诗中描绘的美人图或许与他当时的情感经历有关,也可能是他对美的赞美与追求。

诗歌鉴赏:

《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画面感的诗作。诗人在开头以“谁将妙笔写风流”引入,立刻让人联想到艺术创作与美的表达,似乎在赞美绘画者的高超技艺,同时也暗示了对于“风流”的向往与追求。接着“写到风流处便休”,让人感受到一种凝固的美,仿佛美的瞬间就在这一刻得以定格。

接下来的两句“记得昔年曾识面,桃花深处短墙头”则将个人的情感与记忆融入其中。桃花作为春天的象征,既代表了美丽的女子,也象征着青春的短暂与易逝。短墙头则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既有亲近又有隔阂,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简单而又极具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唐寅对美的执着追求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情感真挚且细腻,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谁将妙笔写风流”:这句话引出了主题,强调了艺术的魅力。
    2. “写到风流处便休”:意指艺术家在达到某种极致时的自我克制。
    3. “记得昔年曾识面”:回忆往昔,与美人相识的经历。
    4. “桃花深处短墙头”:具体描绘了与美人相识的环境,暗含美好与距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绘画与风流情感相结合,表现出艺术的魅力。
    • 对仗:整首诗使用了对称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桃花与短墙头的结合,构建了温柔的回忆场景。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赞美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透过艺术的表达,展现了情感的深邃与复杂。

意象分析:

  • 桃花:象征美丽、爱情与青春,常用来表达浪漫情感。
  • 短墙头:代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隔阂,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疏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妙笔”指的是什么? A. 高超的绘画技艺
    B. 一种笔的品牌
    C. 书法技巧
    D. 诗人的笔名

  2. “桃花深处短墙头”意指什么? A. 桃花盛开的地方
    B. 一堵高墙
    C. 乡村的景象
    D. 一种隔阂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唐寅的《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与李白的《庐山谣》均以自然与美人相结合,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唐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更为豪放,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唐寅诗文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题瓦棺寺真上人院矮桧 秋宿临江驿 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秋日闲居寄先达 赠李镡(镡自维扬遇乱,东入山中) 送人宰德清 访道者不遇 御沟柳 和刘评事送海禅和归山 送紫阳僧归庐岳旧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入字旁的字 寻理 疆宇 镜破 入死出生 盘水加剑 龙庭 秋物 包含引的词语有哪些 昧地谩天 西字头的字 頁字旁的字 民不畏死 文字旁的字 遁迹匿影 赤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