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7:15
作者: 黄哲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费侯佐国文且武,礼乐从容在军旅。
汉家卿相谁得如,云台功臣祭征虏。
王师转战下山东,大将平燕无限功。
复有奇兵专节制,将军同日度居庸。
居庸城边草初白,戎兵夜遁龙沙北。
长风吹沙铁山黑,贤王雕弓控不得。
组练如霜未倒戈,狼烽斥候通滦河。
将军洗兵河上波,马前双吹金哱啰。
英雄如公信无敌,据鞍归来亲草檄。
归来更唱平戎歌,燕然山头堪勒石。
忽忆去年驻阿城,仆忝微官曾送迎。
马头北去扫燕土,今日传闻朝玉京。
旌麾再入阿亭路,横槊赋诗肯相顾。
官桥一道野棠开,人道当时列营处。
东风二月江南春,露布先传到紫宸。
丹书铁券分茅土,愿尔功成过古人。
费侯帮助国家,文韬武略,军中礼乐齐全。
汉朝的卿相中,谁能与他比肩?云台的功臣祭奠征讨敌人。
王师在山东转战,大将平燕功劳无量。
还曾有奇兵专门控制节度,将军同日通过居庸。
居庸城边草色初白,敌兵在夜里逃往龙沙北。
长风吹起沙尘,铁山变得漆黑,贤王的雕弓无法放下。
士兵们如霜般整齐未曾倒戈,狼烟烽火传递着滦河的消息。
将军在河上洗兵,马前双吹金哱啰的号角。
英雄如公无敌,骑鞍而归,亲手书写草檄。
归来后再唱平戎之歌,燕然山头可刻石铭。
忽然想起去年驻守阿城,我这微不足道的官曾送迎。
马头北去扫荡燕土,如今传闻已到玉京。
旌旗再入阿亭路,横槊赋诗当面相顾。
官桥旁边野棠开,人们说那时列营之处。
东风送来二月江南春,露水在紫宸先传到。
丹书铁券分茅土,愿你功成超越古人。
作者介绍:
黄哲,明代诗人,以其诗词作品著称,风格多样,常以历史为题材,表现出对英雄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崇敬。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是对军事将领费将军的颂扬,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及对国家和平的渴望。诗中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胜利的喜悦,充满了激昂的爱国情怀。
《费将军凯还歌》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古诗,它通过对费将军的赞美,展示了古代军事将领的风范和对国家的贡献。诗中开头两句即点明主题,费侯以文武双全的形象出现,强调了他在国家安危中的重要作用。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王师的征战,战斗的艰辛与将领的英勇,展现了一个英雄在战场上所展现出来的智慧与勇气。
诗人在描绘战争场景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居庸城边草初白”与“长风吹沙铁山黑”,这些景象不仅形象生动,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紧张。尤其“贤王雕弓控不得”,暗示即使是贤明的君主也无法掌控战局,表现出战争的不可预测性。
最后,诗人回忆往昔,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与对国家的希望,愿意将功绩铭刻于燕然山头,象征着对历史的传承与对后人的激励。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既有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费将军的描绘,体现了对英雄的崇敬与爱国情怀,同时表现了对和平与胜利的渴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费将军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云台功臣”指的是什么?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英雄的归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出塞》 - 王昌龄
描绘了边塞战争的壮丽与悲壮,主题与《费将军凯还歌》相似。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追思,风格相近。
诗词对比:
《静夜思》 - 李白
表达了思乡之情,与《费将军凯还歌》的激昂情绪形成对比。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通过自然景象表现个人情感,风格与《费将军凯还歌》的历史英雄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