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北捷应制》

时间: 2025-07-26 11:12:55

诗句

王师几日定秦邮,诏发奇兵出寿州。

横海楼船通楚甸,羽林旌节渡淮流。

胡笳惨动关山月,戎帐威传草木秋。

闻道鹰扬能奋迅,思归燕将莫夷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1:12:55

原文展示

北捷应制
作者: 黄哲 〔明代〕

王师几日定秦邮,
诏发奇兵出寿州。
横海楼船通楚甸,
羽林旌节渡淮流。
胡笳惨动关山月,
戎帐威传草木秋。
闻道鹰扬能奋迅,
思归燕将莫夷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王师出征的紧迫与豪情。诗中提到王师在几日内便要征讨秦地,皇帝下令奇兵从寿州出发。横海的楼船可以通往楚地,羽林军的旌旗也渡过了淮水。胡笳的哀鸣使得关山的月色显得更加凄凉,戎帐的威势传遍了秋天的草木。听说鹰扬能迅速振翅而飞,想要归来的燕子却犹豫不决。

注释

  • 王师:指的是明代的正规军队。
  • 秦邮:指秦地的邮路,暗指征讨秦地。
  • 奇兵:指出奇制胜的部队。
  • 羽林:指羽林军,皇帝的侍卫队。
  • 胡笳:一种乐器,常用于边塞,象征战争气氛。
  • 戎帐:军营,象征战争的威严。
  • 鹰扬:指雄鹰,象征着军队的强大和迅猛。

典故解析

  • “王师”“羽林”都指代朝廷的正规军,强调国家的军事力量。
  • “胡笳惨动”表现出边疆战事的紧张与悲凉,常见于边塞诗中,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思归燕将”描绘了归家的心情,燕子象征着归属与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哲,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以豪放、激昂著称,反映了当时的军事和政治背景。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特定的历史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诗人以此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对军队的支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气势磅礴,充满了战斗的豪情与对胜利的渴望。诗人通过对王师出征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的军事动态与国家命运。开篇便以“王师几日定秦邮”引入,直接切入主题,表达了对迅速解决战事的期待。接下来的描写逐步展开,提到“奇兵”、“横海楼船”等词汇,传达出一种紧迫感与决心。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胡笳”、“戎帐”等,营造出一种边塞战事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尤其是“胡笳惨动关山月”,不仅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也勾勒出一种悲壮的美感。最后两句“闻道鹰扬能奋迅,思归燕将莫夷犹”则转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思考,形成了全诗的情感高潮。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王师几日定秦邮,”:王师在短时间内就能征讨秦地,体现出军队的强大。
    • “诏发奇兵出寿州。”:皇帝命令出奇制胜的部队从寿州出发,显示出军事计划的紧急。
    • “横海楼船通楚甸,”:横海的楼船可以行驶到楚地,形象展示了军事行动的广泛。
    • “羽林旌节渡淮流。”:羽林军的旌旗渡过淮水,表现出军事力量的迅猛与无畏。
    • “胡笳惨动关山月,”:胡笳的声音与关山的月色形成对比,表达战争带来的悲哀。
    • “戎帐威传草木秋。”:军营的威严传遍秋天的草木,象征战争的影响。
    • “闻道鹰扬能奋迅,”:听闻鹰扬的迅猛,暗示军队的强大。
    • “思归燕将莫夷犹。”:想要归来的燕子却犹豫不决,表达对归属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王师几日定秦邮,诏发奇兵出寿州”,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如“鹰扬”比喻军队的迅速与凶猛。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军队的支持、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情感基调激情澎湃,充满了对胜利的期待和对战争的忧虑。

意象分析

  • “王师”:象征国家的军队,强调国家的力量与责任。
  • “胡笳”:象征战争的悲惨与边疆的动荡。
  • “鹰扬”:象征军队的迅猛与强大。
  • “燕”:象征归属与安宁,表现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师几日定秦邮,诏发奇兵出寿州。这两句中提到的“王师”指的是哪个国家的军队?

    • A. 汉朝
    • B. 明朝
    • C. 唐朝
    • D. 宋朝
  2. 胡笳惨动关山月,戎帐威传草木秋。这两句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悲凉
    • C. 兴奋
    • D. 平静
  3. 最后一句“思归燕将莫夷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战斗的渴望
    • B.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C. 对个人成就的追求
    •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塞下曲》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北捷应制》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军事与壮志,但《北捷应制》更注重战争的紧迫感,而《登鹳雀楼》则呈现出一种豪情壮志与对未来的畅想。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综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乌啼曲 次韵和孟伯真感兴四首 其一 旅夜(二首) 闺词 其三 菩萨蛮七首  其一 集句 菩萨蛮  集句 浣溪沙  即景 踏莎行 玉漏迟  初夏 虞美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逆而送 与鬼为邻 袭故守常 吃巧 必不可少 釒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角蒿 三框儿的字 大悲 玄衣督邮 艸字旁的字 如坠五里雾中 心血来潮 糸字旁的字 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