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2:56
缘溪回短棹,是境尽移情。
云日从峰变,雷霆入地生。
穿林通野市,隔岸见孤城。
祇为耽幽思,湍流绝不惊。
沿着小溪划着短小的船,眼前的景色随之变化而让我情绪移转。
云彩与阳光在山峰上变幻,雷声震响大地生机。
穿过树林到达乡镇,隔着河岸可以看到孤零零的城镇。
只因沉迷于幽静的思绪,湍急的水流丝毫没有惊扰到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没有特别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沉醉与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作者介绍: 江闿(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子麒,号惭庵,籍贯不详。他以山水诗著称,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表达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涉海螺山诸滩》创作于江闿游历过程中,表现了他在自然中的所见所感。诗人在清代的社会环境中,受到文人雅士的影响,常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怀和哲理思考。
《涉海螺山诸滩》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诗的开头“缘溪回短棹”便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自然氛围,短小的桨划动水面,激起涟漪,似乎也激荡起诗人内心的情感。接着,云彩与阳光的变化,雷霆的声音,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诗人在此时将目光转向外部世界,穿越森林来到乡镇,隔岸远望孤城,展现了他对社会生活的关注。这一段落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在幽静的思考与外部世界的喧嚣之间,找到了某种平衡。最后一句“祇为耽幽思,湍流绝不惊”更是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的追求,尽管外界有湍急的水流,他的思绪却未曾受到影响,反映出一种对于生活的淡然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内心依然能够保持清明与宁静的从容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缘溪回短棹”意指什么?
A. 沿着小溪划船
B. 在河流中游泳
C. 在岸边散步
D. 与人交谈
诗中提到的“孤城”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战争
D. 自然
诗人如何看待外界的湍流?
A. 感到恐惧
B. 未被惊扰
C. 选择逃避
D. 感到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江闿的《涉海螺山诸滩》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以山水为题材,但王维更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而江闿则更突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的深刻。两者在自然描写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