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正月廿一日徐二机招同人社集惠山炼石阁小饮复步石林看梅得池字》

时间: 2025-04-29 12:53:39

诗句

澹荡春光入小诗,寻僧更访岁寒姿。

迎风回雪飘苍径,带影和云卧绿池。

索笑几忘人坐久,耐吟翻觉我来迟。

言归携手同惆怅,斜月疏烟动远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53:39

原文展示:

澹荡春光入小诗,
寻僧更访岁寒姿。
迎风回雪飘苍径,
带影和云卧绿池。
索笑几忘人坐久,
耐吟翻觉我来迟。
言归携手同惆怅,
斜月疏烟动远思。

白话文翻译:

春光如淡淡的诗句般洒落,
我寻访高僧更加渴望岁寒的风采。
迎着风雪,雪花飘落在青翠的山径上,
偶尔的影子与云彩交融,静卧在绿池之畔。
与友人相聚,笑谈几乎忘却了时光,
耐心吟诵,才发现自己来得太迟。
归去时手握手一起感到惆怅,
斜月之下,稀疏的烟雾唤起远方的思绪。

注释:

  • 澹荡:形容春光轻柔而清淡。
  • 岁寒姿:指的是在寒冷的岁月中所表现出来的风范,通常与高洁、坚韧的品格有关。
  • 苍径:指青翠的山径,苍代表青绿色,径是小路。
  • 带影和云:影子与云彩相互交融,描绘了宁静的场景。
  • 索笑:寻求欢笑,意味与友人相聚的愉快。
  • 惆怅:形容一种淡淡的忧伤或失落感。
  • 斜月疏烟:指斜照的月光和稀疏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恍惚的情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华沅,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中流露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清代诗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正月廿一,正是春寒料峭之际,诗人约友小聚,品酒吟诗,抒发对春天的渴望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写春光、友人、思绪,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开篇“澹荡春光入小诗”,以春光作为引子,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仿佛春天的气息已经浸润到每一个字句中。接着“寻僧更访岁寒姿”,诗人追寻的不仅是春天的美好,更是岁月沉淀下来的高洁风范,展现出一种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通过“迎风回雪飘苍径”的描写,营造了一个生动的春日场景,雪花在风中飞舞,苍翠的小径更显得幽静清新。而“带影和云卧绿池”,则将自然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与友人相聚的过程中,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耐吟翻觉我来迟”,表现出对友谊和时光的珍惜。最后以“言归携手同惆怅”收尾,结合斜月疏烟的意象,诗人将眼前的宁静与内心的惆怅交织在一起,令人深思。在这短短的几行诗中,情感的波动与自然的描绘交相辉映,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澹荡春光入小诗:春光轻柔地融入诗句,暗示春天的气息。
  2. 寻僧更访岁寒姿:寻找高僧,渴望那在寒冬中仍保持高洁的风范。
  3. 迎风回雪飘苍径:在风中,雪花飘落在青翠的小路上,展现出自然的美丽。
  4. 带影和云卧绿池:影子和云彩交织,静静卧在绿池之畔,描绘宁静的场景。
  5. 索笑几忘人坐久:与友人相聚,欢笑间几乎忘却时间的流逝。
  6. 耐吟翻觉我来迟:耐心吟诵,才意识到自己来得有些晚。
  7. 言归携手同惆怅:归去时手握手一起感受到的惆怅。
  8. 斜月疏烟动远思:斜照的月光和稀疏的烟雾唤起远方的思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光比作诗,表现出春天的轻柔和美好。
  • 拟人:影子与云彩的结合,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言归携手同惆怅”,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象征希望与生机,代表新生与美好。
  • 岁寒姿:象征高洁与坚韧,表达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 苍径:自然的景色,代表宁静与和谐。
  • 绿池:生命与自然的象征,带来清新的感觉。
  • 斜月疏烟:象征思乡与惆怅,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岁寒姿”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花
    • B. 高洁的风范
    • C. 冬天的雪
    • D. 秋天的果实
  2. “澹荡春光入小诗”中“澹荡”意为?

    • A. 清晰
    • B. 淡薄
    • C. 光辉
    • D. 强烈
  3. 诗人感到“我来迟”是因为?

    • A. 朋友不欢迎他
    • B. 时间流逝太快
    • C. 他喝多了酒
    • D. 他迷路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梅花》 - 王安石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春晓》与本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春晓》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而本诗则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友情的珍贵和对时光的感慨。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华沅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诗词常识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有门法师 同静泉仲龄二公过南庄邻翁偶谈时事有感 九月望夜 义帝陵 题壹斋师钱书图 其一 去冬以朝马赠杜继园少司空今春复以行帐假之慨然述怀 其一 蒋砺堂相国以十岁童试卷签装册属题 其二 灰堆相传始皇焚书处 其二 中秋四首和频伽居士灵芬馆韵 其四 中秋四首和频伽居士灵芬馆韵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豸字旁的字 虚灵 穷理尽妙 金琐 行话 包含冈的词语有哪些 病字头的字 革字旁的字 摇头幌脑 角字旁的字 遇难呈祥 复审 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巾字旁的字 烟幕弹 李广不侯 摇尾乞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