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1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10:00
未入衡州郭,先见衡州城。
城墙垂薜荔,大抵似巴陵。
在未进入衡州的城郭之前,就已远远看到衡州的城墙。城墙上挂满了薜荔,整体看起来大致与巴陵相似。
高珩,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诗歌见长,作品风格多样,善于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
此诗写于高珩前往南岳途中,表达了他对衡州城市景观的初步印象。衡州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
《祭告南岳杂诗 其三》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衡州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展示出诗人对这一地方的深厚感情。开篇“未入衡州郭,先见衡州城”便引人入胜,仿佛置身于旅行的路途中,透过远景就能感受到城市的雄伟。接下来的“城墙垂薜荔”则通过具体的景物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薜荔的生长不仅增添了城市的美感,也象征着生机与繁荣。最后一句“大抵似巴陵”则是将衡州与巴陵进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两个地方的相似之处的感慨,暗含着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故土的思念。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地理风貌,更传递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衡州和巴陵自然景观的赞美,同时流露出一种游历中的期待与思索。诗中透出对故土的眷恋与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衡州”指的是哪个地方?
“薜荔”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手法来表达对两个地方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