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1:10
原文展示:
南涧月夕 俞紫芝 〔宋代〕 华发念秋晚,青灯怜夜长。 香团菊花露,寒著橘林霜。 月在北窗底,人行南涧傍。 婆娑不知去,身世两相忘。
白话文翻译:
我怀念着秋天,头发已经花白,夜晚的青灯让我感到夜的漫长。 菊花上的露珠散发着香气,橘林上覆盖着寒霜。 月亮挂在北窗的下方,我行走在南涧的旁边。 我自由自在地舞动,忘记了时间和空间。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紫芝,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夜,诗人独自一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孤独,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华发念秋晚”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年老的感慨,而“青灯怜夜长”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和寂寞的感觉。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如“香团菊花露”和“寒著橘林霜”,增添了诗的意境和美感。最后两句“婆娑不知去,身世两相忘”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忘记了时间和空间,达到了一种超然的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秋夜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达到了一种超然的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华发”指的是什么? A. 头发花白 B. 华丽的发饰 C. 秋天的景色 答案:A
诗中的“青灯”象征什么? A. 夜晚的灯光 B. 秋天的景色 C. 诗人的心情 答案:A
诗中的“香团”指的是什么? A. 菊花上的露珠 B. 秋天的景色 C. 诗人的心情 答案:A
诗中的“寒著”指的是什么? A. 寒霜覆盖 B. 秋天的景色 C. 诗人的心情 答案:A
诗中的“婆娑”形容什么? A. 自由自在的舞动 B. 秋天的景色 C. 诗人的心情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