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0:17
原文展示:
耒阳道中 游次公 〔宋代〕 山头磴石危梯险,山下荒田野草悲。更著秋风吹两鬓,不消几日尽成丝。
白话文翻译:
山头的石阶险峻,山下的田地荒芜,野草显得悲伤。再加上秋风吹拂着两鬓,不用几天,头发就会全变成白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游次公,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耒阳道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旅行途中,看到山路的险峻和田地的荒芜,加上秋风的吹拂,引发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路的险峻和田地的荒芜,以及秋风的吹拂,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诗中“山头磴石危梯险”一句,既描绘了山路的险峻,也隐喻了人生的艰难。“山下荒田野草悲”则进一步以荒田野草的形象,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的哀愁。最后两句“更著秋风吹两鬓,不消几日尽成丝”,直接抒发了对岁月无情的感慨,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山路、荒田和秋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无情的深刻感受。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山头磴石危梯险”描绘了什么? A. 山路的险峻 B. 田地的荒芜 C. 秋风的吹拂 D. 头发的变白
“山下荒田野草悲”中的“悲”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B. 对世事变迁的哀愁 C.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D. 对人生艰难的感慨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