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4:11
响急衣砧合,声沉漏箭随。
黛痕侵故壁,香影聚重帷。
碧簟眠伤骨,红镫病压眉。
数株门外柳,苦伴暝禽垂。
这首诗描写了一夜雨声的景象。急促的衣砧声和沉重的雨声交织在一起,似乎可以听到漏水的声音。黛色的痕迹侵入了旧墙,香气的影子聚集在沉重的帷幕之下。青绿色的席子让我感到骨头的疼痛,红色的灯笼照得我眉头沉重。门外几株柳树,默默陪伴着傍晚归巢的鸟儿。
作者介绍:王采薇,清代女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她的诗作多描绘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创作于一个雨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夜雨带来的孤独与思绪的沉重,反映出那个时代女性的情感世界。
《雨夜》是一首通过描绘雨夜场景,抒发诗人内心感受的佳作。诗的开篇以“响急衣砧合,声沉漏箭随”引入,急促的衣砧声和沉重的雨声交织,营造出一种急促而又沉重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黛痕侵故壁的景象,墙壁上留下斑驳的痕迹,似乎在暗示时光的流逝与岁月的无情。香影聚重帷,带出夜晚的幽静与迷离,令人感到一种恍惚的美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碧簟的“伤骨”与红镫的“病压眉”则深化了孤独与压抑的情感。青绿色的席子让人感到身体的疲惫,红色的灯笼则似乎承载着沉重的思绪。最后一句“数株门外柳,苦伴暝禽垂”,柳树的低垂与归鸟的默默陪伴,增添了诗中的孤寂感,诗人似乎在向自然倾诉着自己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以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内心的剖析,显示出清代女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雨夜的描绘,表达了孤独、思念与内心的压抑,展现了女性诗人在生活中的细腻感受与情感深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衣砧”是用来做什么的?
A. 做饭 B. 压衣服 C. 裁剪衣物
答案:B
“黛痕”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年轻 B. 时间的流逝 C. 美丽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红镫”带来的感觉是?
A. 温暖 B. 压抑 C. 轻松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采薇的《雨夜》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有雨夜的主题,但王采薇侧重于内心情感的抒发,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与雄心壮志。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不同,前者细腻柔和,后者豪放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