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5:03
送刘昚虚归取宏词解
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
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
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
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首先提到太清山上听到海鹤的声音,游子在思念故乡时不由自主地朝着故乡眺望。海鹤的鸣声随风飘远,而它的飞舞姿态也如归云般轻盈。青桂树在春天再次绽放,白云在黄昏时分变化着颜色。迁飞的礼仪在这里进行,泪水怎么还能像霰一样纷飞呢?
“海鹤”常用来象征远方,诗中提到的“声随羽仪远”可以理解为远游的朋友,带着对故乡的思念而归。诗中提及的“青桂”与“白云”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边塞诗闻名,作品多表现出豪放与忧国忧民的情感。他的诗歌风格简练而富有深意,常用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
此诗创作于送别友人刘昚虚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故乡的思念。正值春天,诗中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强了离别的情感。
《送刘昚虚归取宏词解》是王昌龄送别友人的一首诗,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诗的开头提到“太清闻海鹤”,让人感受到一种高远的境界,仿佛置身于自然的怀抱中。接下来的“游子引乡眄”,则揭示了游子对故乡的眷恋,通过对海鹤的描写,传达出对自由的渴望与对归属的思考。
诗中“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一方面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另一方面又隐含了时间的流逝与无常,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变幻无常。最后一句“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更是以礼仪为背景,表达了离别时的淡淡哀伤。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王昌龄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声随羽仪远”将声与形态结合,增强了画面的动感和情感的传递。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与对故乡的思念,融入自然意象,传达出一种对生活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太清闻海鹤”中的“太清”指代什么?
a) 一种鸟类
b) 一座山
c) 一种植物
答案:b
“青桂春再荣”中的“青桂”象征什么?
a) 哀伤
b) 希望
c) 变化
答案:b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什么情感?
a) 欢喜
b) 哀伤
c) 无所谓
答案:b
王昌龄的《送刘昚虚归取宏词解》与李白的《赠汪伦》同样表达了朋友间的离别情感,但王昌龄更加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而李白则通过直接的情感抒发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