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4:43
失题
作者:王昌龄
奸雄乃得志,遂使群心摇。
赤风荡中原,烈火无遗巢。
一人计不用,万里空萧条。
这首诗表达了奸诈之人得志后,使得众人的心志动摇。狂风肆虐中原大地,烈火无情地焚烧着,连鸟巢都不再留存。一位明智之士的计策无法施展,导致大地万里萧条,生机全无。
本诗中提到的“赤风荡中原”暗示了历史上多次战争导致的中原动荡,反映了战乱之下生灵涂炭的惨状。这种情况可以追溯到汉末三国时期,诸多枭雄为争夺权力而引发的动乱。
王昌龄,字少伯,号季凌,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边疆风光和士兵生活,也常表现对国家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失题》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奸雄得志后的动乱,表达对当时政局的忧虑与无奈。
王昌龄的《失题》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深刻的社会主题。诗中“奸雄乃得志,遂使群心摇”直接揭示了权力的腐化与人心的动荡。接着,诗人用“赤风荡中原,烈火无遗巢”生动地描绘了战乱导致的毁灭性后果,展现出一种紧迫而又悲痛的情感。最后一句“一人计不用,万里空萧条”则是对有才之士被埋没的无奈感慨,突显出政治的黑暗和个人的无力感。这首诗不仅有着强烈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体现了王昌龄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表达了对由于奸雄得志造成社会动荡的无奈与悲伤,反映了个人才能在权力斗争面前的渺小。
诗中“奸雄”指的是:
A. 善良的人
B. 阴险狡诈的人
C. 忍耐的人
D. 忧国忧民的人
“赤风荡中原”中“赤风”的象征意义是:
A. 和风细雨
B. 温暖的阳光
C. 狂风暴雨
D. 平静的湖面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
A. 国家繁荣
B. 个人的无力感
C. 人民的幸福
D. 政治的清明
答案:1.B 2.C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