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3:55
金山
作者: 潘耒
万古标形胜,中江一柱尊。
水分天作堑,地坼海为门。
钟磬来波面,蛟龙聚塔根。
蕲王血战处,坠马有惊魂。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的壮丽景色,历经万古依然雄伟如初。中江如同一根尊贵的柱子,支撑着这片大地。水面被天分割成沟壑,土地裂开形成大海的门户。钟声和磬音回荡在水面,蛟龙在塔根附近聚集。这里曾是蕲王奋战的地方,战马坠落让人心中惊恐。
潘耒(约 1660-1730),清代诗人,字子山,号怀山,晚号复庵,山西人。潘耒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著称,常常在诗中融入历史和个人情感。
《金山》写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金山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对古战场的缅怀。
《金山》是一首蕴含丰富自然与历史意象的诗作,通过对金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崇敬与对历史的反思。诗的开头“万古标形胜”,直指金山的雄伟与不朽,展示出自然界的伟大和历史的积淀。接下来的“中江一柱尊”将金山比作一根柱子,象征着其在自然景观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诗中“水分天作堑,地坼海为门”则展示了自然的力量,仿佛在诉说着天地间的奇妙变化。此句不仅描绘了地理特征,更隐含了大自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接下来的“钟磬来波面,蛟龙聚塔根”,将声音与形象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氛围,仿佛在诉说着金山的灵动与生气。
最后两句“蕲王血战处,坠马有惊魂”引入历史,蕲王的血战场景让人感受到战火的硝烟和生命的脆弱,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英勇斗士的敬仰。这首诗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巧妙地融合了历史感,使得整首诗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充满了自然的灵动,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对金山壮丽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仰与对历史的思考,展现出人生的无常与历史的沉重,寄托了对英雄的敬仰与对自然的感悟。
金山被比作什么?
A. 一根柱子
B. 一座城堡
C. 一条河流
“水分天作堑”中的“堑”指的是什么?
A. 山
B. 沟壑
C. 河流
蕲王在诗中象征了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英雄的悲壮
C. 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