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

时间: 2025-05-02 05:34:50

诗句

姑妇晨妆废,其他务未遑。

愁逢桑叶贵,贫共织灯光。

战士支衣众,宫嫔剪彩忙。

可怜功最大,不待华清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4:50

原文展示:

姑妇晨妆废,其他务未遑。
愁逢桑叶贵,贫共织灯光。
战士支衣众,宫嫔剪彩忙。
可怜功最大,不待华清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清晨,妇女们忙于化妆,却因其他事务无暇顾及。面对昂贵的桑叶,她们愁苦不已;贫穷的生活让她们只能在微弱的灯光下织布。士兵们急需衣物,而宫中的嫔妃们则忙于剪彩。可怜的是,那些辛勤工作的劳动者,其实才是功劳最大的人,却不需要华清池的享受。

注释:

  • 姑妇:指的是年轻的妇女。
  • 晨妆:早晨化妆,象征着生活的日常与繁忙。
  • 务未遑:事情太多,没有时间。
  • 桑叶:在古代,桑叶常用于养蚕,象征着经济负担。
  • 织灯光:形容在微弱的光线下,辛勤劳动。
  • 战士:指士兵,象征为国奉献的男性。
  • 宫嫔:指皇宫中的妃子,象征奢华生活。
  • 华清汤:指华清池的美景,象征着奢侈和享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庭栋,号天池,宋代诗人,出身于士大夫家庭。他的诗作多以抒情和咏物为主,语言清新,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士兵常常陷入困境,民众生活贫苦。诗人通过描绘妇女的辛劳和士兵的需求,表达对社会底层人们生活困苦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阶层差异和劳动者的艰辛。开篇的“姑妇晨妆废”,不仅描绘了妇女的日常生活,也暗示了她们在繁重的家务和生计压力下的无奈。接下来的“愁逢桑叶贵”,点出了经济负担的沉重,桑叶作为养蚕的主要材料,意味着生产力的艰难与贫困的交织。

诗中“战士支衣众,宫嫔剪彩忙”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是士兵们急需的衣物,另一方面是皇宫中的嫔妃们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展现了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最后一句“可怜功最大,不待华清汤”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强调了那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的伟大和不被重视的悲哀。

整首诗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了社会的冷漠与不公,突出了劳动者的价值与应得的尊重,激发了读者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姑妇晨妆废:描写了妇女们在清晨忙于化妆,却因各种事务而无法完成,显现出生活的繁忙与无奈。

  2. 其他务未遑:说明了生活中有太多事情要做,以至于没有时间去打扮。

  3. 愁逢桑叶贵:桑叶价格昂贵,暗示民众经济负担沉重,生活困苦。

  4. 贫共织灯光:在微弱的光线下,劳动者们依然坚持工作,反映了生活的艰辛。

  5. 战士支衣众:士兵们急需衣物,体现了国家和人民对士兵的关心不足。

  6. 宫嫔剪彩忙:宫中的嫔妃们在忙着享乐,显示了奢华与贫困的强烈对比。

  7. 可怜功最大:强调了劳动者的辛劳与贡献,值得更多的关注与尊重。

  8. 不待华清汤: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不需要奢华的享受,他们的付出本身就是最伟大的。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劳动者与宫嫔的对比,突出社会不平等,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 象征:桑叶、灯光等意象象征着生活的重担与希望,深具文化内涵。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描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社会中的阶级差异与劳动者的艰辛,表达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呼吁人们关注那些在生活中默默奉献的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桑叶:象征着经济负担与生活压力,反映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
  2. 灯光:代表着微弱的希望与奋斗,暗示辛勤劳动者的坚持。
  3. 战士与宫嫔:分别象征为国奉献的士兵与享乐的贵族,形成鲜明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姑妇晨妆废”是什么意思?

    • A. 妇女们忙于化妆
    • B. 妇女们没有时间化妆
    • C. 妇女们化妆完毕
  2. 诗中提到的“桑叶”象征什么?

    • A. 生活富裕
    • B. 经济负担
    • C. 自由快乐
  3.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什么?

    • A. 劳动者的辛劳
    • B. 奢华的生活
    • C. 战士的英勇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
  • 白居易《卖炭翁》:关注底层劳动者的生活与艰辛。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皆反映了社会的困境,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劳动者的辛苦,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概论》:深入分析宋代诗词的风格与主题。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提供古诗词的背景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峡州陈廉秘丞三首 二十八日会不疑家席上纪实 初见白发慨然感一 寿安杂诗十首·永济渡二首 和聂之美重游东郡二首 光皇祐二年谒告归乡里至治平二年方得再来怆然感怀诗以纪事 次善堂宴饯应诏 送物寺丞赴辟秦州判官 春贴子词·夫人阁四首 寄唐州吴辨叔二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举步生风 弦子 由身 幺字旁的字 用权 轻重疾徐 侧足而立 淮王鸡犬 羊字旁的字 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竖心旁的字 包含娉的词语有哪些 干字旁的字 奉制 蓬户桑枢 焴爚 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