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43
不辞触热上嵩巅,
欲遣双眸尽八埏。
翠岭千重包楚塞,
黄河一线下秦川。
长安远隔浮云外,
乡国微分匹练边。
清啸一声鸾鹤应,
随风飘去落何天?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不怕高温,奋力攀登到嵩山的巅峰,想要把眼睛所能看到的每一处风景都尽收眼底。苍翠的山岭千层叠嶂,环绕着楚地的边塞,黄河如一条细线蜿蜒流下,穿过秦川。长安在浮云之外遥远地隔着,故乡在天际微微分开。清啸一声,仿佛引来鸾鹤的回应,随着风飘去,不知落在何方。
作者介绍:潘耒(约1640-1707),字道初,号秋水,福建人,清代著名诗人。其作品以山水诗为主,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潘耒登嵩山时,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仰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出他在高峰之上所感受到的广阔视野与心灵的感悟。
《登嵩山绝顶》是一首描绘壮丽自然景观的诗作,诗人潘耒在高处俯瞰四周,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游历高山的豪情。
诗的开头“不辞触热上嵩巅”,展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决心与勇气,接着“欲遣双眸尽八埏”,则突显了他渴望观赏到的广阔风景。接下来的“翠岭千重包楚塞,黄河一线下秦川”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青翠的山岭与蜿蜒的黄河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观。
而“长安远隔浮云外,乡国微分匹练边”则转向了内心的思念,长安的遥远与故乡的模糊,反映出诗人在高山之巅的孤独与无奈。最后的“清啸一声鸾鹤应,随风飘去落何天?”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及对未知的探求,仿佛在此时此刻,天地间的万物都与他产生了共鸣。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对比手法,营造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和对故乡的思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壮丽山河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由与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浩然之气和哲理深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黄河一线”中的“一线”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