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9:13
江梅去去木犀晚,
萱草石榴刺人眼。
抹利独立幽更佳,
龙涎避香雪避花。
朝来无热夜凉甚,
急遣山童问花信。
一枝带雨折来归,
走送诗人觅好诗。
梅花逐渐凋谢,木犀花也晚了,
萱草和石榴花刺得人睁不开眼。
抹利花独自伫立,幽静而更显美好,
龙涎香与香雪兰相避,花也不相见。
早晨没有热气,夜晚却显得凉爽,
急忙派山童去询问花的消息。
一枝带着雨水的花折回来,
送给诗人去寻找好诗。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常以生动的细节和清晰的意象著称。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借花卉描绘自然,寄托个人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花卉的凋谢与独立,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及对美的追求。开头两句描绘了梅花与木犀的凋零,萱草与石榴的刺眼,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写照,更传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接下来的描写“抹利独立幽更佳”,则体现了诗人对独立花卉的赞美,象征着一种孤傲而美丽的精神追求。
诗中“朝来无热夜凉甚”一句,生动地传达了自然的变化,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最后,急遣山童问花信,表现出诗人渴望与自然沟通的情感,折来带雨的花枝更是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视。
整体而言,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美的珍惜,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文关怀。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抒发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悟,展现了对独立与孤傲的赞美。
诗中提到的“江梅”指的是什么?
诗中“抹利独立幽更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朝来无热夜凉甚”反映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