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4:03
北眺舂陵
作者: 骆宾王 〔唐代〕
揽辔疲宵迈,驱马倦晨兴。
既出封泥谷,还过避雨陵。
山行明照上,谿宿密云蒸。
登高徒欲赋,词殚独抚膺。
整夜奔波,拉住马缰感到疲惫,驱赶马匹在清晨的启程中也显得疲倦。
我刚从封泥的小谷中出来,又经过了避雨的山陵。
在山间行走,阳光明媚地照耀着,溪水旁的浓云蒸腾升起。
我想要登高作诗,但词句已经用尽,只能无奈地抚胸叹息。
骆宾王(约公元640年-684年),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才华和个性而闻名。他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文才出众。骆宾王的诗风以清新自然、婉约动人著称,特别是他的七言绝句和律诗颇具影响力。他的诗作常常传达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
《北眺舂陵》创作于骆宾王的流亡生涯中,诗人身处动荡的时代,心中多有感慨与无奈。这首诗描绘了他在旅途中的疲惫与对自然的感悟,尤其是对山水的描写,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渴望和对灵感的追求。
《北眺舂陵》是一首表现诗人旅途中所感受到的疲惫与对自然美的感受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前两句“揽辔疲宵迈,驱马倦晨兴”表达了诗人经过漫长的夜行,早晨又感到疲倦的状态,展现出一种身心俱疲的感觉。接下来的“既出封泥谷,还过避雨陵”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漫长,诗人似乎在与自然的抗争中感到无奈。
山行的描绘“山行明照上,谿宿密云蒸”则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山间,这种明亮的景象与前面的疲惫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在提醒诗人即使在艰难中也要领略大自然的美好。然而,诗的最后两句“登高徒欲赋,词殚独抚膺”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却无力作诗的惆怅,词句已尽,无法表达心中的情感,令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渲染,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表现诗人对旅途的艰辛、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灵感匮乏的惆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思考。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旅途的疲惫?
A. 描绘环境
B. 叹息
C. 以上都是
诗中提到的“明照”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阳光
B. 明亮的星星
C. 明亮的月光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愉悦
B. 无奈
C. 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