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3:24
相和歌辞·棹歌行
作者: 骆宾王 〔唐代〕
写月图黄罢,凌波拾翠通。
镜花摇芰日,衣麝入荷风。
叶密舟难荡,莲疏浦易空。
凤媒羞自托,鸳翼恨难穷。
秋帐灯花翠,倡楼粉色红。
相思无别曲,并在棹歌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秋天场景,月光洒在水面上,仿佛是画中的黄昏,波光粼粼,水面上漂浮着翠绿的荷叶。阳光透过水面,镜子般的花影摇曳着,身上的麝香衣裳在荷叶间飘动。密集的水草让小舟难以行进,而稀疏的莲花则让水面显得空荡荡的。凤求凰羞于自托,鸳鸯的双翼却难以尽言相思之苦。秋天的帐子下,灯光映照着翠绿的花朵,歌舞楼阁中涂抹着粉色的红妆。相思的曲调没有别离,却尽在这棹歌中。
骆宾王,字观光,号少白,唐代著名诗人,以骈文见长,作品多描写山水、风景及抒情。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骆宾王风华正茂之时,常在江南水乡游历,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诗中展现了对爱情与自然的细腻感悟。
《相和歌辞·棹歌行》是一首兼具自然美与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思索与感怀。首联中“写月图黄罢,凌波拾翠通”,描绘了如画的秋景,月色与荷叶交相辉映,传达出一种轻盈与恬静的气氛。接下来的几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莲花、舟行所带来的宁静与空旷,给人以深刻的视觉感受。
诗人在后半部分提到“凤媒羞自托,鸳翼恨难穷”,这里不仅仅是对美好爱情的渴望,更是表达了爱情中无法言说的苦涩与孤独。诗中的“相思无别曲,并在棹歌中”则升华了主题,表明即便在美丽的自然中,内心的相思仍然无处不在。整个诗篇以优美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展示了唐代诗人对人生、爱情的独到见解。
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孤独,展现出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在其中的苦涩情感。
诗中“写月图黄罢,凌波拾翠通”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凤媒羞自托”中的“凤媒”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