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梅仙坛》

时间: 2025-05-04 10:51:29

诗句

上疏归来事可欢,岭头谁为築星坛。

先生不食炎刘禄,自拾松花当晚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1:29

原文展示:

梅仙坛
作者: 况志宁 〔宋代〕
上疏归来事可欢,
岭头谁为築星坛。
先生不食炎刘禄,
自拾松花当晚餐。

白话文翻译:

写完上疏回来的事情令人欢喜,
山岭之上,谁来为我建造星坛呢?
那位先生不吃炎刘的美味,
而是自己采撷松花作为晚餐。

注释:

  • 上疏:上奏、上书,指向朝廷或上级呈递的文书。
  • :高兴、快乐。
  • 岭头:山岭的顶端。
  • :建筑、建造。
  • 星坛:古代祭天的坛子,象征高远和理想。
  • 炎刘禄:指汉朝刘备的丰盛食物,象征世俗的享乐。
  • 松花:松树的花,象征清淡的食物和高洁的生活方式。

典故解析:

  • 炎刘:指的是汉朝的刘备,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人物,以其丰厚的食物与奢华生活而闻名。
  • 星坛:古代天文学和祭天活动的场所,象征理想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况志宁,字子瑜,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著称,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梅仙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追求清淡生活、追寻理想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和对个人追求的坚持。

诗歌鉴赏:

《梅仙坛》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理想的诗作。首句“上疏归来事可欢”点明了诗人的心境。他刚刚完成上书,这种政治参与的行为让他感到欢喜,表达了他对时事的关心和对理想的追求。接下来的“岭头谁为築星坛”,诗人将目光投向山岭,渴望有人能为他建立一个象征理想与追求的“星坛”。这不仅是对理想的追求,也是对个人价值的思考。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的淡泊与高洁。“先生不食炎刘禄”,表明他对物质享受的摒弃,选择“自拾松花当晚餐”,强调了他对清淡生活的向往。这种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在追求精神世界的独立与超脱。整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疏归来事可欢:诗人刚刚完成上书,心中欢喜,体现了政治参与的热情。
  2. 岭头谁为築星坛:诗人渴望理想的实现,但感到孤独和无助,追求理想的艰辛。
  3. 先生不食炎刘禄:以“先生”自喻,强调自己不追求世俗的奢华。
  4. 自拾松花当晚餐:选择自然的、简单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上疏归来”与“岭头谁为”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比喻:将“星坛”比作理想的象征,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清淡生活的追求,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超脱,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高洁情操和独立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星坛:象征理想与追求,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 松花:代表清淡、自然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星坛”象征什么? A. 奢华生活
    B. 理想与追求
    C. 政治参与

  2. “自拾松花当晚餐”中,松花象征的是什么? A. 丰盛的食物
    B. 清淡的生活
    C. 物质的享受

  3. 诗人的心情是什么? A. 悲伤
    B. 欢喜
    C. 厌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体现了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通过饮酒表达对世俗的超脱。
  • 王维的《山中杂诗》:表现出山水间的清幽与宁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周汝昌《宋词简论》
  • 李白《古诗十九首》注释
  • 诗词合集《宋代诗人作品精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琐窗寒 雪夜怀诸兄弟 琐窗寒 苔 琐窗寒 奉和司徒公寒食悼亡,次原韵 琐窗寒 琐窗寒 消寒 琐窗寒 寄定生夫人 琐窗寒 少帆辑粤词搜佚,多半故人蘦落之作,倚此寄题,依玉田玉笥山韵 琐窗寒 琐窗寒 秋宵卧雨 琐窗寒 空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引结尾的成语 嚣论 丝析发解 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皮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运筹决策 推沟 渤荡 新愁旧恨 栋折榱坏 包含尿的词语有哪些 马字旁的字 排奡纵横 弄眉挤眼 长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庪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