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1:29
梅仙坛
作者: 况志宁 〔宋代〕
上疏归来事可欢,
岭头谁为築星坛。
先生不食炎刘禄,
自拾松花当晚餐。
写完上疏回来的事情令人欢喜,
山岭之上,谁来为我建造星坛呢?
那位先生不吃炎刘的美味,
而是自己采撷松花作为晚餐。
况志宁,字子瑜,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著称,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梅仙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追求清淡生活、追寻理想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和对个人追求的坚持。
《梅仙坛》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理想的诗作。首句“上疏归来事可欢”点明了诗人的心境。他刚刚完成上书,这种政治参与的行为让他感到欢喜,表达了他对时事的关心和对理想的追求。接下来的“岭头谁为築星坛”,诗人将目光投向山岭,渴望有人能为他建立一个象征理想与追求的“星坛”。这不仅是对理想的追求,也是对个人价值的思考。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的淡泊与高洁。“先生不食炎刘禄”,表明他对物质享受的摒弃,选择“自拾松花当晚餐”,强调了他对清淡生活的向往。这种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在追求精神世界的独立与超脱。整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清淡生活的追求,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超脱,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高洁情操和独立精神。
诗中提到的“星坛”象征什么?
A. 奢华生活
B. 理想与追求
C. 政治参与
“自拾松花当晚餐”中,松花象征的是什么?
A. 丰盛的食物
B. 清淡的生活
C. 物质的享受
诗人的心情是什么?
A. 悲伤
B. 欢喜
C. 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