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洪景卢雪》

时间: 2025-05-09 02:51:26

诗句

瑶台迥物表,地脉谁解缩。

一朝天门开,跬步即琼屋。

霭霭行簇云,霏霏忽眯目。

初疑蛱蝶惊,故遣儿曹扑。

须臾大如席,几车飞鸾鹄。

化工信巧妙,花卉千林足。

洁白皎奇姿,光芒渺地轴。

清垂寒江钓,静折空岩竹。

唯人在宇内,太仓一粒粟。

俯仰得真赏,四坐列群玉。

锦绣张轩牖,珠翠辉华烛。

钵击笔下成,杯催瓮头熟。

檀板衬红绡,更殢新裁曲。

宁知冰氏子,穷岁无半斛。

裘褐欲蔽肤,尚待春苗绿。

为瑞岂宜多,晛消胡不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1:26

原文展示

瑶台迥物表,地脉谁解缩。一朝天门开,跬步即琼屋。霭霭行簇云,霏霏忽眯目。初疑蛱蝶惊,故遣儿曹扑。须臾大如席,几车飞鸾鹄。化工信巧妙,花卉千林足。洁白皎奇姿,光芒渺地轴。清垂寒江钓,静折空岩竹。唯人在宇内,太仓一粒粟。俯仰得真赏,四坐列群玉。锦绣张轩牖,珠翠辉华烛。钵击笔下成,杯催瓮头熟。檀板衬红绡,更殢新裁曲。宁知冰氏子,穷岁无半斛。裘褐欲蔽肤,尚待春苗绿。为瑞岂宜多,晛消胡不速。

白话文翻译

瑶台高远在物外,地脉谁能缩其长。一旦天门开启,一步便入琼楼玉宇。云雾缭绕如行云,细雨霏霏令人眼花。初疑蝴蝶惊飞,故让孩童追逐。转眼间大如席,几车载着飞鸟。自然造化巧妙,花卉遍布千林。洁白奇异之姿,光芒照耀大地。清风垂钓寒江,静听折断空岩竹。人在这宇宙中,不过太仓一粟。俯仰之间得真赏,四周坐满群玉。锦绣张挂窗牖,珠翠辉映华烛。钵声击响笔下成,杯酒催熟瓮中酒。檀板衬红绡,更留新裁曲。岂知冰氏之子,穷困无半斛粮。裘褐欲遮肌肤,尚待春苗绿。作为祥瑞岂宜多,阳光消融何不速。

注释

  • 瑶台:神话中神仙居住的高台。
  • 地脉:地下的灵脉,比喻地势。
  • 琼屋:美玉建成的房屋,比喻华丽的居所。
  • 霭霭:云雾缭绕的样子。
  • 霏霏:细雨纷纷的样子。
  • 蛱蝶:蝴蝶的一种。
  • 儿曹:孩子们。
  • 化工:自然的创造力。
  • 地轴:地球的轴心,比喻大地。
  • 太仓一粒粟:比喻人在宇宙中的渺小。
  • 群玉:比喻众多珍贵之物。
  • 钵击:敲击钵盂,比喻写作。
  • 檀板:檀木制成的拍板,用于音乐。
  • 冰氏子:指贫穷的人。
  • 裘褐:粗劣的衣服。
  • 晛消:阳光消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浩(1106-1194),字直翁,号梅溪,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史浩在观赏雪景时所作,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雪为主题,通过对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雪的美丽和神奇。诗中“瑶台迥物表,地脉谁解缩”开篇即以神话般的语言描绘了雪的神秘和高远。随后,“霭霭行簇云,霏霏忽眯目”生动地描绘了雪的形态和给人的视觉感受。诗中还通过“化工信巧妙,花卉千林足”等句,赞美了自然的造化之功。最后,“宁知冰氏子,穷岁无半斛”一句,则隐含了对社会贫富不均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瑶台迥物表:以瑶台比喻雪的高洁和遥远。
  • 地脉谁解缩:比喻雪覆盖大地,如同地脉被缩减。
  • 一朝天门开:比喻雪的到来如同天门开启。
  • 跬步即琼屋:比喻雪地如同琼楼玉宇。
  • 霭霭行簇云:描绘雪的云雾缭绕之态。
  • 霏霏忽眯目:描绘雪的细密和给人的视觉感受。
  • 初疑蛱蝶惊:比喻雪的轻盈如同蝴蝶。
  • 故遣儿曹扑:比喻人们追逐雪的乐趣。
  • 须臾大如席:比喻雪的迅速堆积。
  • 几车飞鸾鹄:比喻雪的洁白如同飞鸟。
  • 化工信巧妙:赞美自然的造化之功。
  • 花卉千林足:比喻雪覆盖大地如同花卉盛开。
  • 洁白皎奇姿:描绘雪的洁白和美丽。
  • 光芒渺地轴:比喻雪的光芒照耀大地。
  • 清垂寒江钓:比喻雪的清冷如同寒江垂钓。
  • 静折空岩竹:比喻雪的静谧如同折断的竹子。
  • 唯人在宇内:表达人在宇宙中的渺小。
  • 太仓一粒粟:比喻人在宇宙中的渺小。
  • 俯仰得真赏:表达欣赏雪景的乐趣。
  • 四坐列群玉:比喻雪景的珍贵如同群玉。
  • 锦绣张轩牖:比喻雪景的美丽如同锦绣。
  • 珠翠辉华烛:比喻雪景的辉煌如同珠翠。
  • 钵击笔下成:比喻写作如同敲击钵盂。
  • 杯催瓮头熟:比喻饮酒如同催熟酒瓮。
  • 檀板衬红绡:比喻音乐如同檀板衬红绡。
  • 更殢新裁曲:比喻创作新的曲子。
  • 宁知冰氏子:表达对贫穷者的同情。
  • 穷岁无半斛:比喻贫穷者的困苦。
  • 裘褐欲蔽肤:比喻贫穷者的衣不蔽体。
  • 尚待春苗绿:比喻贫穷者期待春天的到来。
  • 为瑞岂宜多:表达对雪的祥瑞之意的思考。
  • 晛消胡不速:表达对雪的消融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瑶台迥物表”、“跬步即琼屋”等,通过比喻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 拟人:如“霭霭行簇云”、“霏霏忽眯目”等,通过拟人赋予雪以生命和情感。
  • 对仗:如“清垂寒江钓,静折空岩竹”等,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诗中既展现了雪的美丽和神奇,也隐含了对社会贫富不均的思考和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瑶台:高洁、遥远。
  • 地脉:地势、灵脉。
  • 琼屋:华丽、珍贵。
  • 霭霭:云雾、缭绕。
  • 霏霏:细雨、纷纷。
  • 蛱蝶:轻盈、美丽。
  • 儿曹:孩童、乐趣。
  • 化工:自然、创造。
  • 地轴:大地、轴心。
  • 太仓一粒粟:渺小、微不足道。
  • 群玉:珍贵、众多。
  • 钵击:写作、创作。
  • 檀板:音乐、拍板。
  • 冰氏子:贫穷、困苦。
  • 裘褐:粗劣、衣不蔽体。
  • 晛消:阳光、消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瑶台迥物表”中的“瑶台”比喻什么?

    • A. 高洁的雪
    • B. 华丽的宫殿
    • C. 神秘的高台
    • D. 遥远的地方
  2. 诗中“霭霭行簇云”描绘的是什么?

    • A. 云雾缭绕
    • B. 细雨纷纷
    • C. 蝴蝶飞舞
    • D. 孩童追逐
  3. 诗中“宁知冰氏子,穷岁无半斛”表达的是什么?

    • A. 对贫穷者的同情
    • B. 对雪的祥瑞之意
    • C. 对春天的期待
    • D. 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史浩《次韵洪景卢雪》: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与史浩《次韵洪景卢雪》: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史浩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吕进士卣之大名推官 周原已席上赋十月菊 和张都宪谒黟国公祠韵 史千户生挽诗 送陈继昭秋官还南京 送黄廷威户部还南京 游白秉德西园次韵二首 其二 西庄清隐 原博诗有雪堂独立语五叠韵谢之 原博和章不至四叠韵督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讲是说非 儿女成行 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鱼县鸟窜 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空门 公主 子集 齊字旁的字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斜头歪脑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车字旁的字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急周各支 白字旁的字 上下为难 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流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