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沁园春 其二 雪霁》

时间: 2025-05-04 12:02:33

诗句

同云笼覆,遍效原、一望苍茫无际。

是处青山皆改色,姑射琼台初启。

渔艇迷烟,樵柯失径,歉收点风霜厉。

子猷短棹,三高祠畔堪系。

江城梦纪罗浮,踽步豪吟,东郭先生履。

欲伴袁安营土室,高卧六花堆里。

此是冰天,谁言水国,千古孤臣滋涕。

芒苇首白,浑疑缟素刘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2:33

沁园春 其二 雪霁

原文展示

同云笼覆,遍效原一望苍茫无际。是处青山皆改色,姑射琼台初启。渔艇迷烟,樵柯失径,歉收点风霜厉。子猷短棹,三高祠畔堪系。江城梦纪罗浮,踽步豪吟,东郭先生履。欲伴袁安营土室,高卧六花堆里。此是冰天,谁言水国,千古孤臣滋涕。芒苇首白,浑疑缟素刘季。

白话文翻译

云层笼罩着大地,四处都是一片苍茫的景象。这里的青山变了颜色,似乎姑射山的琼台刚刚开启。渔船在烟雾中迷失,伐木的路径也失去了方向,歉收的农田遭受了风霜的侵袭。子猷的短桨,能否在三高祠旁停靠呢?江城的梦中记录了罗浮山,独自漫步吟唱,东郭先生的足迹。想要和袁安一起在土室里高卧,埋头于六花的堆积中。这是冰天雪地,谁说这里是水乡?千古孤臣,眼中流下了泪水。芒苇的顶端是白色的,仿佛让人疑惑这是素装的刘季。

注释

  • 青山皆改色:指因雪霁而改变的山色。
  • 姑射琼台:出自《山海经》,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子猷:指的是东晋的诗人陶渊明,诗中隐喻其短暂的生活。
  • 三高祠:指的是三位高士的祠堂,象征追求理想和清高的志向。
  • 东郭先生:指的是春秋时代的东郭先生,寓意隐士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贞不屈的精神和对国家的热爱著称,尤其是在面对元朝侵略时,他的诗歌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强烈的抵抗意志。

创作背景

《沁园春 其二 雪霁》写于宋朝灭亡之际,正值文天祥在南宋与元朝抗争的艰难时期,表达了他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歌鉴赏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被雪覆盖的冬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诗中“青山皆改色”的意象,暗示着世事的无常和沧桑;而“姑射琼台初启”则寄托了对理想和美好未来的渴望。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依然心怀理想,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度优雅的时光,展现了他不屈的精神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此外,诗中提到的“江城梦纪罗浮”,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生活的追忆,而“千古孤臣滋涕”则道出了他心中对历史责任的沉重感。整首诗在描绘雪后美景的同时,蕴含了深沉的忧国情怀,展现了文天祥对故国的无限思念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同云笼覆,遍效原一望苍茫无际。

    • 描绘了天空被云层覆盖,四周的景象一片苍茫。
  2. 是处青山皆改色,姑射琼台初启。

    • 雪后青山变色,象征着时光的变迁和神秘的理想空间。
  3. 渔艇迷烟,樵柯失径,歉收点风霜厉。

    • 渔船在烟雾中迷失,伐木者失去方向,表现了生活的艰难。
  4. 子猷短棹,三高祠畔堪系。

    • 暗指陶渊明的短桨,表达对理想的追寻。
  5. 江城梦纪罗浮,踽步豪吟,东郭先生履。

    • 描绘了一种孤独的豪情,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
  6. 欲伴袁安营土室,高卧六花堆里。

    • 表达了想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安静生活的愿望。
  7. 此是冰天,谁言水国,千古孤臣滋涕。

    • 反思历史,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8. 芒苇首白,浑疑缟素刘季。

    • 通过自然的细节,映射出内心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山的颜色变化比作心境的变迁。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文天祥对故国的忧虑与思念,对理想的追求。尽管面临困境,诗人依然保持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体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自然的恒久与变化。
  • 雪霁:代表新的开始与希望。
  • 孤臣: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责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姑射琼台”源于何处?

    • A. 《山海经》
    • B. 《史记》
    • C. 《红楼梦》
    • D. 《楚辞》
  2. “千古孤臣滋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忧国忧民
    • C. 对朋友的思念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江雪》:同样描绘了孤独与自然,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 《登高》: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感情。

参考资料

  • 《宋元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昙智禅师院 道晏寺主院 蓝岭精舍 精舍纳凉 行宽禅师院 同越琅琊山 南园陪王卿游瞩 园亭览物 游溪 寒食后北楼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昧结尾的成语 包含泽的词语有哪些 比字旁的字 投寄 龝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进度 业字旁的字 瑟调琴弄 凤舞鸾歌 包含磬的成语 巛字旁的字 鸣剑抵掌 略窥一斑 天违人愿 东厕 玉字旁的字 松茂竹苞 匡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