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3:38
寄南岳僧
作者: 李洞 〔唐代〕
新秋日后晒书天,
白日当松影却圆。
五字句求方寸佛,
一条街擘两行蝉。
不曾著事于机内,
长合教山在眼前。
花落俦公房外石,
调猿弄虎叹无缘。
在新秋的日子里,阳光洒在晒书的天空上,
白天的阳光透过松树的影子显得格外圆润。
用五个字的句子来求取心中的佛,
一条街上分开了两行蝉声。
我并未被世事所困,
长久以来,山上的教诲就在眼前。
花瓣落下在朋友房外的石头上,
猿猴在调皮地叫着,老虎叹息着无缘。
李洞,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此诗写于秋季,时值农忙之后,作者可能身处南岳,寄情于自然,以诗寄托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向往。诗中对僧人的寄托,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寄南岳僧》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通过描绘自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首句“新秋日后晒书天”,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秋日氛围,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接着“白日当松影却圆”,诗人以松影的圆润来比喻心境的明亮,传达出一种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诗中提到“五字句求方寸佛”,暗示了诗人对修行的渴望。五字的句式简洁而有力,体现了诗人追求智慧与宁静的决心。而“一条街擘两行蝉”,则通过蝉声的清脆,将自然的生机与人的思考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几句,不曾受世事困扰,长久以来的教诲就在眼前,表明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对世俗纷扰的超然,展示了一种哲人的智慧与从容。整体上,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南岳僧人的敬仰,也透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文人气质与哲学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内心平和的追求与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反映了唐代文人对道教与佛教思想的融合与理解。
诗中“新秋日后晒书天”表达了怎样的季节感受?
A. 冬天的寒冷
B. 秋天的晴朗
C. 春天的温暖
“五字句求方寸佛”中的“方寸佛”指的是什么?
A. 外在的佛像
B. 内心的安宁与智慧
C. 书本上的佛教经典
诗中提到的“调猿弄虎”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自然界的和谐
B. 人与自然的冲突
C. 生命的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