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长安毕郎中》

时间: 2025-05-01 11:14:20

诗句

高门寒沼水连云,鹭识朱衣傍主人。

地肺半边晴带雪,

天街一面静无尘。

朝回座客酬琴价,衙退留僧写鹤真。

从此几迁为计相,蓬莱三刻奏东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14:20

原文展示:

赠长安毕郎中
作者: 李洞 〔唐代〕

高门寒沼水连云,
鹭识朱衣傍主人。
地肺半边晴带雪,
天街一面静无尘。
朝回座客酬琴价,
衙退留僧写鹤真。
从此几迁为计相,
蓬莱三刻奏东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的一幅静谧景象。高大的门前是连绵的水面,湖水与天相接;白鹭在水边,亲近着穿着红衣的主人。地面一侧阳光明媚,另一侧却覆盖着白雪;天街上,四周宁静无声。早晨时,座客们回到家中,酬谢琴声的价钱;衙门外,留下了写字的僧侣,正书写着鹤的真迹。从此以后,几次迁移都是为了谋划,蓬莱仙境的三刻钟便能奏响东巡的乐章。

注释:

  • 高门: 指高大的门楼。
  • 寒沼: 冷清的水面。
  • : 白鹭,一种水鸟。
  • 朱衣: 红色的衣服,通常代表高贵或重要身份。
  • 地肺: 地面,指地表。
  • 晴带雪: 意指一侧晴朗,另一侧却是积雪。
  • 天街: 指长安的街道,天街是古代长安的代称。
  • 酬琴价: 指用琴声来酬谢客人。
  • 衙退: 指衙门结束工作。
  • 留僧: 留下僧侣,指在衙门外写字的僧人。
  • 几迁为计相: 意指几次迁移都是为了谋划。
  • 蓬莱: 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以抒情和描绘自然景色著称,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点滴。

创作背景:

《赠长安毕郎中》创作于唐代繁盛时期,长安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诗中描绘的场景体现了长安地区的繁华与宁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诗歌鉴赏:

《赠长安毕郎中》是一首以长安为背景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精致的描绘,展现了长安的美丽景象与人文气息。诗中“高门寒沼水连云,鹭识朱衣傍主人”开篇即用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幅高门大院与水面相连的画面,白鹭与主人之间的互动,流露出一种亲近和温馨的氛围。接下来的“地肺半边晴带雪,天街一面静无尘”则进一步描绘了长安的自然景观,展现出晴雪交融的独特魅力,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而“朝回座客酬琴价,衙退留僧写鹤真”则转向了人际关系的描绘,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交往,及其对于艺术与生活的追求。最后两句“从此几迁为计相,蓬莱三刻奏东巡”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厚,既有自然的美,也有深厚的友情,展现了唐代诗人那种洒脱而又细腻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门寒沼水连云: 描绘高大的门前,湖水与天空相连,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
  2. 鹭识朱衣傍主人: 白鹭与穿红衣的主人亲近,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3. 地肺半边晴带雪: 地面一侧阳光明媚,另一侧却是积雪,展现出季节变化的美丽。
  4. 天街一面静无尘: 长安街道上,四周宁静,表现了城市的安详。
  5. 朝回座客酬琴价: 早晨,客人回家,酬谢琴声的价值,突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6. 衙退留僧写鹤真: 官衙结束工作,留下僧人写字,体现了文化的传承。
  7. 从此几迁为计相: 表示几次迁移都是为了谋划,流露出对未来的思考。
  8. 蓬莱三刻奏东巡: 期待理想的生活,象征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高门寒沼”比喻繁华与宁静的结合。
  • 拟人: “鹭识朱衣”使得动物显得有智慧和情感。
  • 对仗: “晴带雪”、“静无尘”,构成了和谐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美好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蕴含着对未来理想生活的向往,流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门: 象征着尊贵与地位。
  • 寒沼: 表达了冷静与宁静。
  • : 象征着纯洁与自然。
  • 朱衣: 代表着高贵与美丽。
  • 晴带雪: 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与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鹭”指的是哪种动物?

    • A. 鸭子
    • B. 白鹭
    • C. 乌鸦
    • D. 鹰
  2. 诗中描绘的“高门寒沼”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 A. 繁华与喧闹
    • B. 清冷与宁静
    • C. 贫穷与凋零
    • D. 复杂与混乱
  3. 诗中“地肺半边晴带雪”意在表现什么?

    • A. 暴风雨来临
    • B. 自然景色的美丽
    • C. 人与自然的对立
    • D. 城市的喧闹

答案:

  1. B. 白鹭
  2. B. 清冷与宁静
  3. B. 自然景色的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李洞 vs. 杜甫: 两位诗人在描写生活景象时,李洞更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而杜甫则常常带有社会关怀与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 李洞 vs. 白居易: 白居易的诗歌多以平易近人著称,关注民生,而李洞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洞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嘲赵璘 其三 彭门偶题 黄河 相和歌辞。铜雀台 赠韦氏歌人二首 送同儒大德归柏梯寺 寄李频 山下偶作 下第后春日长安寓居三首 其一 过象耳山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十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老泪纵横 指战员 苹萦 志诚君子 文章巨公 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强而后可 厄字旁的字 面面相窥 课治 吃不清 朱衣官 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