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7:55
上人高卧处,不与众山齐。
庭树啼归鸟,岩花献野麛。
泉从檐际落,月到榻前低。
妙悟禅那意,青云自有梯。
高卧的上人,身处的地方与其他山峰并不平齐。
庭院中的树木上,鸟儿在啼叫归巢;
岩石间的花朵,向野鹿轻轻献上。
泉水从屋檐上流下,明月在床前低垂。
对禅意的领悟是如此奇妙,通向青云便自有一条梯子。
了禅(不详生卒年),清代诗人,隐士,专注于禅宗思想的研究和诗歌创作。他的作品通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修为的追求,强调心灵的宁静与禅理的领悟。
这首诗写于了禅隐居于九华山的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对禅宗思想的思考。九华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环境幽静,适合修行,诗的情境也与这里的自然风光与文化氛围相契合。
《赠九华山几谷上人》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透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高人生活状态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首句“上人高卧处,不与众山齐”,以“高卧”二字展现了上人超脱尘世、与世无争的境界,营造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氛围,暗示内心的宁静与高远。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景象:“庭树啼归鸟,岩花献野麛”,这不仅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还隐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鸟儿归巢、野花盛开,表现了归属感与生命的活力,进一步强调上人生活环境的恬静与美好。
“泉从檐际落,月到榻前低”,两句通过泉水和明月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泉水的流动与月光的柔和,都是自然的恩赐,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平和。
最后一句“妙悟禅那意,青云自有梯”则是诗的升华,表达了对禅理的深刻理解与领悟,暗示达到更高境界的途径并不遥远。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隐士高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强调了对禅理的深刻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幅自然画卷,更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中“上人”指的是:
A. 诗人自己
B. 高人或隐士
C. 普通人
“青云自有梯”表达了什么含义?
A. 达到高处需要工具
B. 高远理想的实现有其途径
C. 生活艰难,需要努力
诗中提到的“归鸟”象征:
A. 离去的旅人
B. 自然的和谐
C. 迷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