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0:59
疏风吹下夜森沈,
彷佛箫音起碧岑。
阆苑有书犹未附,
网罗何处漫相侵。
天教松月同昏晓,
地许沧江共古今。
更有仙踪不到处,
一群清影自追寻。
微风轻轻吹拂,夜色显得幽深,
仿佛听到了箫声在碧绿的山岑间响起。
阆苑中有书籍却尚未附上,
网罗在何方无端地相互侵扰。
天上松月共度昏晓,
大地允许沧江共享古今。
更有仙人的踪迹难以寻觅,
一群清晰的影子自顾追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士荣,清代诗人,以其清雅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而闻名。其作品常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善于运用自然意象。
创作背景: 《咏鹤 其七》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士人对自然和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人风气与哲学思考。
《咏鹤 其七》是一首描绘夜深人静时分,诗人对自然与仙境的遐想之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首联“疏风吹下夜森沈”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微风拂过,夜色幽深,给人以宁静的感受。接下来的“彷佛箫音起碧岑”则将这种静谧与音乐结合,仿佛在这一夜中,山岑之间传来了悠扬的箫声,令人心醉神迷。
诗的中间部分提到“阆苑有书犹未附”,借用“阆苑”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渴望与追求,然而现实中又存在着种种牵绊与阻碍。最后两联则描绘了天与地的辽阔,以及仙踪的神秘,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寻。
整首诗在意象上灵动而清新,情感上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夜晚、风、笛声等意象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思索。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的主题,传达出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阆苑”是指什么?
a) 仙境
b) 书籍
c) 大海
诗中“疏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压抑
b) 自由
c) 悲伤
“天教松月同昏晓”表达了怎样的意象?
a) 自然的和谐
b) 时光的流逝
c) 复杂的人际关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书目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清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及其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