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柳梢青(己未元夕)》

时间: 2025-04-22 22:59:37

诗句

好把元宵。

良辰美景,暮暮朝朝。

万盏华灯,一轮明月,燕管秦箫。

何人帕坠鲛绡。

有玉凤、金鸾绣雕。

目下欢娱,眼前烦恼,只在今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2:59:37

原文展示:

柳梢青(己未元夕) 吴潜 〔宋代〕

好把元宵。良辰美景,暮暮朝朝。万盏华灯,一轮明月,燕管秦箫。何人帕坠鲛绡。有玉凤金鸾绣雕。目下欢娱,眼前烦恼,只在今宵。

白话文翻译:

今夜的元宵节,真是美好的时光,白天和黑夜都充满了欢乐。成千上万的华灯高挂,一轮明亮的月亮下,燕子在鸣叫,秦箫在轻声奏响。是谁的帕子掉落在鲛绡上呢?这里有玉凤和金鸾,精美的绣花装饰。眼前的欢乐与烦恼,只在今夜的庆祝中。

注释:

  • 元宵: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和欢乐。
  • 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和景色。
  • 万盏华灯:形容灯火辉煌,热闹的场面。
  • 燕管秦箫:燕子鸣叫,秦箫轻声,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气息。
  • 鲛绡:一种轻薄透明的丝绸,常用作装饰品。
  • 玉凤金鸾:象征吉祥的神鸟,代表美好的愿望。
  • 眼前欢娱,眼前烦恼,只在今宵:表达当下的欢乐与烦恼在此时此刻的对比,强调珍惜当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公元生卒年不详),字梦阮,号梦阮居士,南宋诗人,擅长写词,风格清新、婉约,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间情事,善于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柳梢青》创作于己未年(1129年)的元夕,正值社会动荡、民生艰难之际,诗人在此佳节中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柳梢青》通过描写元宵节的热闹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欢庆时刻的珍视。开篇以“好把元宵”引入,言简意赅地点出主题,接着用“良辰美景,暮暮朝朝”描绘出节日的美好氛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诗中“万盏华灯,一轮明月”,在视觉上营造出一种璀璨、明亮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节日的喧闹与热闹。

此外,诗人提到的“燕管秦箫”传达出一种音乐的美感,暗示着节日的欢愉与宁静并存。接下来的“何人帕坠鲛绡”,则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生活中那一瞬间的美,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目下欢娱,眼前烦恼,只在今宵”更是点明了人们在欢庆时刻应当放下烦恼,享受当下的智慧。这一情感的升华,使得整个诗篇在欢快的节日气氛中,夹杂着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好把元宵:以“好”字开头,带出节日的欢愉,表明诗人对元宵节的喜爱。
  2. 良辰美景,暮暮朝朝:强调时间的美好,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满诗意。
  3. 万盏华灯,一轮明月:营造出节日的璀璨场景,华灯与明月交相辉映。
  4. 燕管秦箫:通过音乐的描写,增加节日的生动感。
  5. 何人帕坠鲛绡:细腻的描写,增添诗的生活气息,暗示人们的情感交流。
  6. 有玉凤金鸾绣雕:象征着美好与吉祥的事物,增加诗的美感。
  7. 目下欢娱,眼前烦恼,只在今宵:对比欢愉与烦恼,强调珍惜当下。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灯火和月亮比喻生活的美好。
  • 对仗:如“万盏华灯,一轮明月”,增强了诗的音乐性和韵律感。
  • 拟人:燕子鸣叫,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元宵节展开,主题是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强调在欢快的节日中,应该放下烦恼,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元宵:象征团圆与欢乐,代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 华灯:象征光明与希望,展现节日的热闹。
  • 明月:象征思念与团聚,常作为诗中常见的意象。
  • 燕管秦箫:象征音乐与春天,传达出生活的美好。
  • 玉凤金鸾:象征吉祥与美好,增加诗的层次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元宵节象征着什么?

    • A. 劳动节
    • B. 团圆与欢乐
    • C. 冬至
    • D. 端午节
  2. “万盏华灯”表达了怎样的意象?

    • A. 黑暗
    • B. 光明与热闹
    • C. 悲伤
    • D. 冷漠
  3. 诗中“目下欢娱,眼前烦恼”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珍惜当下
    • C. 逃避现实
    • D. 愤怒

答案:

  1. B. 团圆与欢乐
  2. B. 光明与热闹
  3. B. 珍惜当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的词作,描写元宵节的繁华场景与个人情感。
  • 《正月十五夜灯》:张元干的诗,表现了元宵夜灯火辉煌的景象。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与吴潜的《柳梢青》都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但辛弃疾的词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吴潜则更注重描绘节日的气氛和生活的美好。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元宵节的文化与习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 秋月 壬辰1832春捧檄来澎随同周芸皋观察查办抚恤蒙赐书画联扇赋诗申谢 其二 壬辰1832春捧檄来澎随同周芸皋观察查办抚恤蒙赐书画联扇赋诗申谢 其一 壬辰1832春来澎办赈务临行赋此为蒋怿庵刺史志别 其二 壬辰1832春来澎办赈务临行赋此为蒋怿庵刺史志别 其一 瑶华 蔷薇 瑶华 荼蘼 过秦楼 寒月 西江月 艳情 过浮山赠陈克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入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治化 开疆拓土 一物一主 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夹道 分毫无爽 不通水火 文字旁的字 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快然 目字旁的字 通玄真人 龙攀凤附 耳字旁的字 俊彦 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